•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国庆节连续“闹”6天 非遗文化节目演绎感受古播州原味民俗文化

东方头条 2020-09-22 17:21:34 新闻

国庆节连续“闹”6天 非遗文化节目演绎感受古播州原味民俗文化
 

DSC05297DJI_0418本报讯(姚强 吴启林 摄影报道)9月22日早上,遵义海龙囤景区发布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长假休闲喜讯,从10月1至6日,该景区将举办众多流传数百年非物质文化演绎, 让你感受到原滋原味古播州的历史、民俗文化等。

DJI_0282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将隋代的郎州改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南诏再次攻陷播州。时任会稽(浙江绍兴)太守的山西太原人杨端应募,率领7姓家将收复播州,朝庭敕封杨端为播州侯(俗称土司),世袭播州爵位,播州之名,历经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延续725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


    QQ图片20200922162113DSC05328这段长达725年播州历史进程中,衍生出了许多播州独有的文化、建筑、艺术、民风民俗等,不少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一直流传至今。


     播州古军舞,是古代播州兵士操练一套连贯性的动作,历经几百年逐渐的演变,便成流传在播州民间一种特有的舞,在鼓点、锣等配合下,身穿盔甲士兵通过演绎,表现古播州时和平年代、士兵娱乐、劳作、以及特定历史故事等,表现得淋滴尽致。DSC05299DSC05324


    海龙薅秧歌是农民在田间薅秧劳作时边唱边劳动传唱的民谣,主要流传于遵义市海龙镇贡米村。每到薅秧时节,田间就能听到悦耳的歌声。薅秧歌不断从生活中取材,兼容了端公、道士的唱腔,又汇集了阳戏、坛戏的腔调,还融进了打闹歌,黔北花灯曲调,使其不断丰富、充实,加上本省本市音乐家的采风、加工、整理,由此形成了海龙薅秧歌独特的风格。

 
    海龙评书,评书又称说书、讲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于宋代开始流行,海龙评书起始于明末清初,流传于古播州的一种口头绘声绘色讲述、形体动作表演海龙囤、以及古播州历史事件、人物的艺术形式。


    2020年10月1日至6日,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在遵义海龙囤景区古镇,向游客展示古军舞、海龙薅秧歌、海龙评书,以及玩狮子灯、栽秧歌、播州花灯戏等非遗文化节,让游客感受到原滋原味播州文化和民风民俗。


    当大饱眼福后,还可以登上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囤,感受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土司古城堡厚重文化与沧桑历史。


海龙囤景区距遵义市区约15公里,双向6车道的遵龙城市快道相连。

DSC05312DSC05317QQ图片20200922162120QQ图片20200922162124QQ图片20200922162139QQ图片20200922162145QQ图片20200922162148QQ图片20200922162012QQ图片20200922162108QQ图片2020092216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