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琳 通讯员 吴端成 吴吉阳在民俗文化节上采访。庆元融媒 供图 “吴记者……”“吉阳……”浙江省庆元县大济村大山里萦绕着声声不舍的呼唤,只是大家再也听不到那声熟悉温暖的回应。那个瘦瘦高高,脸上总是挂着憨厚微笑的吴吉阳永远地沉睡在了他热爱的土地上。 人如其名,吴吉阳给身边人留下的印象就似“吉祥的阳光”,照进每个人心里。 11月23日,54岁的庆元县融媒体中心(庆元县广播电视台)记者吴吉阳在新闻采访中突发脑溢血晕倒,经抢救无效,于11月30日不幸去世。庆元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张力军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他常年奔走在新闻采访一线,足迹踏遍了菇乡19个乡镇街道的角角落落。” 新闻部的“老黄牛” “我们称他是新闻部的‘老黄牛’。无论刮风下雨或者是节假日周末,接受采访任务从不挑活儿。每当我们有什么事脱不开身,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没事,我去吧’。”同吴吉阳一个办公室的姚建峰告诉记者,勤奋、善良是吴吉阳给他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官塘乡、江根乡、龙溪乡是庆元县最偏远的3个乡,从县城过去需要坐2个多小时的车,吴吉阳总是主动提出去那3个乡采访。官塘乡首家民宿开业,官塘乡横坑村至景宁县大地乡水溪村农村联网公路工程开工建设,江根乡咸菜茶民俗文化节开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于是就有了《江根乡花菜滞销 政府帮忙拓宽销路》《龙溪绿茶开采》《“茶香小镇”龙溪迎美丽蝶变》等一篇篇深入、生动的报道。 节假日、酷暑天,防汛防台、突发事件新闻第一线……都有他的身影。2017年4月18日晚8点,官塘乡荷洋村民房起火,造成5栋民房烧毁。接到新闻采访任务后,吴吉阳连夜出发,于当晚10点半抵达一线。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用镜头、文字详细报道了灾情、政府部门及时救援、爱心人士捐助、群众互助相帮的故事,为抢险救援和重建家园凝心聚力。 在庆元,吴吉阳还被文广系统内部称为“乡村体育记者”。相关部门如果有新闻线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采访乡村体育新闻经常需要跋山涉水,有时候一连几天都在户外,但老吴从来不喊苦喊累,还会想办法把节目做得更新颖奇妙。”庆元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人说。 春节本是万家团聚的日子,吴吉阳却常常坚守在工作岗位上,2019年2月6日,正月初二,他采写的《浙闽边界十里八村迎春歌会》的新闻作品被央视新闻频道采用,展示了庆元县群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基层群众的老朋友 吴吉阳的手机通讯录里,有乡镇和村里的干部、食用菌和种粮大户、爱心志愿者等各方面“朋友”的联系方式,这些都是他熟悉的人。 “老吴每次来都会和村民们唠家常,努力呼吁帮助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庆元县江根乡彬坑村党支部书记胡光海说。针对村民就医不便的难题,吴吉阳通过报道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呼吁。2018年,包括彬坑村在内的199个行政村都开通了巡回医院,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县城医生的诊疗。 官塘乡横坑村村委会主任叶华爱说,他认识吴吉阳是在2009年,当时吴吉阳到村里基地取镜头。基地在梯田上,为了取到全景,吴吉阳扛着摄像机爬到梯田最高处。吴吉阳的敬业精神打动了他。从此,只要横坑村有重要活动,他都打电话联系吴吉阳,而吴吉阳每次都一口答应。吴吉阳不仅拍新闻,还翻山越岭去拍摄村后仰天湖的自然风景,为这片美丽的湖泊进行宣传。当村里要向他表示感谢时,他总是那句话:“你们东部这么偏远,做点事不容易。” 吴吉阳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2013年3月,吴吉阳采访了救起落水老人的胡阿发,而当得知胡阿发身患尿毒症,生活困难时,吴吉阳马上拿出了随身带的500元钱。在之后的6年里,吴吉阳曾多次去看望胡阿发。 同事的“老大哥” 在庆元县融媒体中心新闻部,吴吉阳是年龄最长的记者。同事们说,他也是最敬业的记者。为了镜头更具美感和现场力,他时常爬高上梯;为了新闻更具感染力,他喜欢多拍一些镜头……每年除夕,他都会去拍村里的欢庆晚会。同事们在工作中让他帮忙,哪怕是周末、节假日,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作为单位的老大哥,每年的实习生、年轻记者他带得最多,经常不厌其烦地教他们采访技巧、文字写作、镜头剪辑制作等。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吴吉阳也会认真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他常说,新闻工作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工作,勤学习、多锻炼才能解决“本领恐慌”问题,才能做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吴吉阳的同事姚琼回忆说,高高大大,却一点都不古板,这是吴吉阳留给她的第一印象。记得上班第二天,吴吉阳就叫她跟着下乡,说有个防汛演习要去百山祖合湖乡。“那时,都不知道合湖在哪,吴老师就笑着说,那要好好见识下,接下去的日子下乡的机会还有很多。他还一直很细心地告诉我拍摄的诀窍。”吴吉阳就这样带着她认识了摄像机,走进了新闻。 在同事们的记忆里,吴吉阳是无论多苦多难都一笑而过的记者,是全能全年无休的一线。吴吉阳的同事叶捷琼说:“‘放弃很易,但坚持很酷’,吉阳大哥对新闻工作的热爱贯穿了他的大半人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敬业爱岗,什么是甘于奉献。” “那台陪他战斗多年,此时只能安静待在办公桌上的摄像机在告诉我们,吉阳大哥,真的走了。”姚建峰说,“我想,吉阳大哥走得并不遗憾,因为他倒在了自己最热爱的新闻工作岗位上。吉阳大哥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每个人,我们与吉阳同行,走在新闻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