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将孩子逼成“鸡娃”,也是一种家庭暴力

东方头条 2020-01-13 17:28:42 新闻

近期,两张课表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两张课表来自一个家庭,一张是10岁读小学四年级哥哥的课表,周一到周日,除了在校,都要参加各类补习班,还要完成相应的练习。另一张是妹妹的,5岁读幼儿园中班,但琴棋书画样样都要学。对于这两个小孩,现在有个俗称——“鸡娃”。何为鸡娃?就是给孩子打鸡血,“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12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家长,实际上扮演着“大灰狼”角色,成为摧残“喜羊羊”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都说孩提时光是最快乐的时光,但身上背负沉重学业枷锁的孩子们,精神世界相对贫乏,心灵比较孤寂,他们过得一点也不快乐。特别是,一些家长给孩子打鸡血,报各类补习班,将孩子变成了“鸡娃”,已经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其实,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非常简单,就是能够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身心不被背上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在假期和周末,能牵着父母的手去少年宫玩耍游乐,就感到无比开心。可如今,假期变成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双休日成为“双修日”,一些地方的少年宫,早已成了第二课堂,好多培训项目,成了赚钱的机器,甚至想要搞到一个培训名额还很难。在这里,还有多少能开发孩子们智力和兴趣、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儿童游戏?

多的只有朗朗读书声、练琴声和舞动的身影。这些所谓的“补习班”“兴趣班”,大多不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使然,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一厢情愿地“为孩子好”,希望有此“小灶”的喂养,今后他们能进重点中学和大学,梦想自己的孩子,以后成为“钢琴家”、“歌唱家”、“艺术家”。很多孩子从3岁进幼儿园起,身心就背负重荷。这样的“好心”,无异于拔苗助长。

国家一直在倡导为中小学生“减负”,可是,孩子们依然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虽然这书包比我们那时候高档多了。每天回到家里,还要挑灯夜战,要完成大量作业,第二天一早又要赶往学校,双休日、节假日还要去读“补习班”,或请家教,或去老师家补习功课。玩,成了一种奢望,能保证睡眠已经很不错了。不知家长们有没想过,孩子稚嫩的肩膀能否承受如此重负?

可见,将孩子逼成“鸡娃”,也是一种家庭暴力,每个家长都应该反躬自省:请将快乐还给孩子,莫把教育焦虑传导给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是每个做父母的美好愿景。既然如此,那就应该顺其自然,那就不要违背自然法则,不要“好心”反而扭曲和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快乐,就该给他们快乐的空间。在此,呼吁整个社会为儿童快乐成长营造宽松环境,让祖国花朵开得更美艳。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