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炯毅(左)向来宾介绍自己的作品。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蔡樱柳) 远山近水丛林间,“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建筑散落其中。乍一看,似乎有点“格格不入”;细细品味,又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这是《大美集美-笔墨画嘉庚》李炯毅水墨作品展中展出的作品,把集美特色的嘉庚建筑融入山水画中。该作品展于昨日开幕,展出将持续至12月18日,地点位于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 记者了解到,此次作品展系2019厦门市优秀中青年个人文艺资助项目。在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李炯毅筹备近一年,最终完成此次作品展。 嘉庚建筑融入山水画 集美学村、龙舟池、天马山、集美行政中心群楼、嘉庚故居……集美的代表性建筑群在李炯毅的画笔下,一一跃然纸上。为何选择嘉庚建筑这个主题?李炯毅告诉记者,他到厦门集美工作已有四年,最初看嘉庚建筑“有点奇怪”,后来就喜欢上这些具有浓浓厦门风情的建筑,因此,此次作品展也选择了以此为主题,融入自己擅长的山水画。 “本次创作展以极富厦门特色的嘉庚建筑为创作导向,在2019厦门市优秀中青年个人文艺资助项目的支持下,寻找新的适合自己表现的形式,不断地探索和突破。”李炯毅表示。 在山水画创作中,李炯毅追求一种有生活情趣的意境,“我比较喜欢表现山峦间如有空气流动的空间感,山石树木皆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以自然的形态,用传统的笔墨,寻找当代的形式,追求将自然山水的‘真’与我心中的‘美’相融合的境界。” 曾赴京寻求国画源头 李炯毅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传统的书香门第儒学世家,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研究所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业,师承岭南画派的第三代弟子欧豪年教授。“读完硕士后,我想我画的是国画,那么,我应该到大陆来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他考取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山水画实践类的博士研究生,远赴北京,师从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教授。 从事美术创作并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并不多,所以博士毕业时,李炯毅面临了一次是当职业画家还是教书育人的抉择。最终,想把自己所学分享给更多人的想法占据了上风,他选择了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说起来,我跟厦门也是很有缘分的:一百多年前,我的先祖从当时的泉州府同安县迁移至台湾;抗战时期,家族的一个前辈也曾来到厦门的鼓浪屿从事抗日活动。”因为这层渊源,2015年底,李炯毅博士毕业后,选择来到厦门,进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把兴趣和事业相结合 虽说现在自己已是为人师表,但想起少时自己学画的经历,似乎还历历在目。李炯毅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一名酒店建筑设计师,一直希望自己能继承他的衣钵。儿时的李炯毅喜欢看漫画,也喜欢到处涂涂画画;中学时,他开始系统地学习画画,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我最终还是没有走上父亲的道路,我似乎从小就喜欢随心作画。建筑设计框框条条太多,比较不适合我。”李炯毅笑着回忆道。 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并非如外人想象中的轻松。作为老师的李炯毅也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而在教学任务之余,他更喜欢背上画架到户外写生,此次展出的70余幅作品就是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这样创作出来的。 “我的博士生导师卢禹舜教授被公认是天才画家,创作已达到一定的高度,但仍然坚持作画。这样的精神也一直鞭策着我。”李炯毅说,绘画是他的兴趣所在,现在也成了他的事业,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