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暖暖的阳光直直的照射在王德仁家的院场上,妻子龚素芳正忙着给黄豆打场。听说 我们要见王德仁,她就赶忙拨通了在山上放羊的老王的电话。 见记者要采访养羊的事,王德仁不紧不慢地拉开了话匣子:“贫困户要脱贫,没有产业不行。我虽然是个大老粗,但身体还行、有力气,发展养羊算是选定了。”这在三年前,王德仁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却变成了现实。 “你们家脱贫了没有?”记者问到。“去年底就脱贫了!”老王笑着说。 “靠什么脱贫的?”记者追问到。“就靠脱贫政策和帮扶干部真心实意的帮扶,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勤劳和苦干!”老王话语间透露出感慨之意。 王德仁放羊归来 46岁的王德仁,是略阳县接官亭镇亮马台村村民。他在一年前一直是村里出了名的“光棍汉”,八十高龄的父亲王胜贵长期患偏瘫卧床不起,家室空空荡荡,屋里屋外“脏乱差”,他也因此一度丧失改变家庭贫穷面貌的斗志。王德仁沮丧着回忆起过去。 亮马台村将王德仁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从2016年6月开始,县教体局干部侯晓平便成了王德仁家的“常客”。 “老王,你们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有啥打算?”帮扶人侯晓平关切地问。 “父亲瘫痪在床,没人照料,我还能干啥?”老王像“丈二和尚”一时摸不着头脑。 侯晓平第一次到王德仁家走访时,得知其父亲常年卧床不起,考虑到照料不细身体会生褥疮等实际,很快买来“气垫床”让儿子给换上。随即送来沙发、饭桌、方凳、衣服等家庭生活用品,并不定期帮助收拾整理屋里屋外的环境卫生。 帮扶干部的细微举动,让王德仁深受感触。侯晓平因势利导,用当地身残志坚脱贫典型的故事进行开导“洗脑”,帮助他立志气、树目标,从而提振起脱贫摘帽的精气神。 王德仁经过一番思考,他觉得当地山坡草地资源丰富,养羊成本低、疾病不易发生,羊子价钱高,销路又好,就决定在养羊上大干一番,早日摘掉“贫穷帽”。 遇到买种羊缺资金和羊病防治技术难题,帮扶人得知情况后,就跟当地信用社联系贷款2万元,帮助购回种山羊23只,买回饲料粉碎机,维修改造了羊舍,请来兽医进行饲养和疾病防控技术传授。 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苦心经营,羊群累计发展到80多只,除陆续销售商品羊30多只外,还存栏40多只。他靠养羊先后领到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不仅还清了贷款,还购置了农用旋耕机和三轮车。 侯晓平想贫困群众之所想,急贫困群众之所急。见王德仁勤快、干事利索,就向镇村帮助推荐申请了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 “父亲去年6月去世了,我能放开手脚做自己的羊产业,每年除公益性岗位收入6000元外,利用养羊空闲时间跑三轮、给别人旋耕农田,年收入5万元不成啥问题。” 王德仁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王德仁当羊倌,去年终于摘掉“贫穷帽”。 走上脱贫成功之路的王德仁,做梦都没有想到,邻村接官亭社区42岁的龚素芳,两年前因丈夫意外死亡,家里留下公爹和两个孩子。去年10月,经他人与帮扶干部共同撮合,王德仁与龚素芳终于在今年5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素芳心眼好,人勤快,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上学,虽然苦累点,只要我们能走在一起,咱没怨言。”面对一些群众的不理解,老王坦言到。 如今,在侯晓平的精心帮扶下,老王家新修了厕所,硬化了院场,屋里屋外常常被妻子打理得井然有序。他们恩恩爱爱,正昂首阔步共同酿造甜蜜的新生活。 “王德仁,志向高,发展养羊热情高。风里来,雨里去,艰苦创业收入高。精准帮扶好政策,三年摘掉‘两顶帽’。建成新家添动力,小康路上赶帮超!”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邹万强简短的顺口溜,道出了对王德仁脱贫致富酿造美好新生活的赞美之情。王德仁也因此被县上授予“脱贫致富之星”光荣称号。 吴耀晴 李华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