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东方头条 2019-12-10 15:03:36 新闻

香城都市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文谨 见习记者谭宏宇、通讯员刘洁)12月4日上午,蔗农彭永胜在高投集团驻杨畈村第一书记余宗源的陪同下,带着一面书有“帮贫解困,责任媒体”的锦旗,专程来到咸宁日报社,以感谢本报帮助其走出甘蔗滞销困境。

11月30日,本报记者收到高投集团驻杨畈村第一书记余宗源的求助,贫困户彭永胜家中30000根甘蔗滞销。随即,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在咸宁日报新媒体平台发出《紧急求助!咸宁贫困户30000根甘蔗滞销,请帮帮他!》报道,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解决彭永胜甘蔗滞销难题。

1972年生的彭永胜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年间因为家庭贫困,16岁就辍学前往浙江一家汽车零配件厂务工,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好学,他从一名普通学徒,一直做到了热处理车间主任。由于要照顾家庭,他回乡务农。目前,他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后参军报国,退伍后又考入大学深造,正需要家庭的支持;而14岁的小儿子先天脑神经发育不良,前些年已耗费20余万元诊疗,目前每月的保守治疗也是一笔不菲支出。

甘蔗作为一年一季的作物,从惊蛰开始播种,国庆后才能收割,是彭永胜一家一年到头唯一的经济来源,因为家中劳动力有限,售卖形式单一,加之遇上严重旱情,今年甘蔗销量始终上不去。

连日来,随着天气日趋寒冷,甘蔗销售的活跃周期临近尾声,他家的二十亩甘蔗地却还有九亩来不及收割,三万根甘蔗面临滞销。虽然高投集团驻杨畈村扶贫工作队已经采取多种形式助其销售,但毕竟独木难支,仅能让他负担起其他贫困户的务工费用,这个贫困家庭陷入了艰难境地。

在咸宁日报“两微一端”的大力推广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立刻行动起来,短短三天时间,就助其售出了3万多元的甘蔗。仅本报记者组织的爱心团购群,就为彭永胜一次性销售4吨甘蔗。

同时,多家市直单位、咸安区有关单位也向他伸出援手;横沟桥镇政府免费提供运输服务;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发上门购买;有关批发商也在得知消息后主动对接……甘蔗库存正在迅速减少,彭永胜夫妇的脸上露出久违笑容。

“甘蔗非常好吃。”“昨天买了,今天还想买怎么办?”“甘蔗份量太多了,彭师傅是实在人。”“咸宁日报是良心媒体!感谢你们的付出。”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爱心网友们纷纷留言,汇聚成了这个冬日最温暖的爱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