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莫言(右)与勒·克莱齐奥在山东泰安市岱庙展开以“文明互鉴:文学的可能”为主题的对话。克莱齐奥说:“这已经是我们第六次见面,我非常喜欢每一次与他的对话和交流,每一次我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陈曦 摄)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陈曦10月24日北京报道】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于北京时间23日下午在山东泰安市岱庙上演了一场文学大家对话,对话以“文明互鉴:文学的可能”为主题,从文学的角度对东西文明进行解读,共同畅想人类美好的未来。 这场对话是在23日上午开幕的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期间举行的。两位诺奖得主已是老朋友,此次对话是他们的第六次座谈,关于文学、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尽管语言不通,但却心心相印。克莱齐奥还曾回到莫言的故乡高密,看望莫言90多岁的老父亲。 10月23日下午,莫言(中)与勒·克莱齐奥(左)在山东泰安市岱庙展开以“文明互鉴:文学的可能”为主题的对话。 10月23日下午,莫言(右)与勒·克莱齐奥(左)在山东泰安市岱庙展开以“文明互鉴:文学的可能”为主题的对话。图为克莱齐奥讲到自己与莫言儿时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 莫言说自己是勒克莱齐奥的忠实读者,他经常回忆起最初读法国文学时的激动,他对法国的戏剧创作情有独钟,作品中丑兵这个灵感也来自于《巴黎圣母院》。 在谈到《红高粱》小说浓烈色彩的问题时,莫言说:“为什么在《红高粱》里面的浓烈的红色,以至于后来我的小说里用非常强烈的黄色、绿色、黑色。这得益于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期间,反复研读了法国现当代画家的作品,尤其是梵高、莫奈这些画家。我特别喜爱这样一批画家对色彩的运用,那么我同时在写小说《红高粱》,不自觉地就把现代派画家这样对色彩的感受,转换成对语言的表现。各个艺术门类之间是共通的。” 谈及文学创作,莫言表示,每个作家都是有国籍的,但是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国籍的,但是艺术家是没有国界的。每个创作者是站在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立场上和他所熟悉的生活基础上来进行创作,这样的创作必定充满了强烈个性,带着鲜明民族地区文化特征,也是能够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这也是现在所有文化都特别要强调的个性保存问题。只有保存个性,才能通向世界。 克莱齐奥谈到了他与莫言的很多相似点:都经历过饥饿、都在农田里拾过麦穗,都相信可以通过讲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中国和法国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为建设一个更好的未来而努力。其实在中国和法国我们都有一种书写现实主义的倾向,主要是为了表述我们在困难时期之后的解放。” 在谈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克莱齐奥说:“艺术的多元化构成了中国艺术的一个现代性。中国的艺术,可以直接从小说转到戏剧,又从戏剧到绘画,从绘画又到书法,从书法到小说,这是中国的非常久远的一种传承结果,所以我认为这是中国的艺术形式。” 在对话的最后,克莱齐奥认为一定要通过文化的直接交流,促进世界和平,这也是文学的任务所在。文学是无国界的,要在不同文明之间建立交流,并且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