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楚天都市报记者 邹斌 文:楚天都市报记者 周治涛 通讯员:陶火应 篾匠梅育斌,并不会唱歌,但是当他双手握住竹篾时,他很像一个演奏者。 在新洲区旧街九明湾村,64岁的梅育斌,从13岁开始学艺,一辈子都在跟竹篾打交道。他没怎么读过书,写的字歪歪扭扭,只有一根根竹篾到了他面前,他长满老茧的手指,才忽然变得灵动。 从竹园里的一根青竹,到案台上的竹篓、簸箕、箩筐……有时候是一天,有时候是一周,一个人和一堆竹子的融合,有时平和,有时激烈。小小的一间库房,成了昏暗灯泡聚焦起来的舞台,而每一根竹篾,都被梅育斌拿来“演奏”。 砍竹子,犹如击鼓。竹园里,梅育斌摇竹竿选材,长竹笋的母竹子根部紧实,材质柔韧宜做编织,公竹子则根部松散,材质坚挺宜做支架。选定竹子后,梅育斌从腰间取下砍刀,“砰砰……”竹子应声倒下。 削竹篾,犹如拉提琴。把刚劈开的的竹篾浸水软化后,梅育斌脚蹬板凳,双臂张开,三米多长的竹篾,手指夹住末端,轻轻一掸,竹篾从板凳上的劈刀中间“嗖……”地一声拉出,扎手的竹篾转眼变得顺滑。 撕竹篾,犹如吹笛子。刚削好的竹篾,梅育斌用刀在一端刻出口子,再用牙齿咬住,纤薄的竹篾在他唇齿间划过,“吱……”的一声,厚约一厘米的竹片,被撕出薄薄的一条,这些是编织的必备材料。 编竹器,犹如弹钢琴。折子蔑、锁口蔑、称口蔑……10多种不同的竹篾,在梅育斌面前一字排开。拨弄、翻转,每一次手指的抖动,都如同对键盘的一次击打,每一声“簌簌”的响动,梅育斌都沉醉其中。几十年前,村里的篾匠们肩负着各种农具的制作重任,梅育斌的篾匠活一年四季都做不完。如今,铝铁、塑料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早已占据了蔑器的舞台,篾匠们纷纷转行,只有梅育斌仍旧坚持。 每逢周末,或者花朝节等民俗节庆,梅育斌都会到集市上支起一个摊位,编有“福”“喜”等字样花纹的蔑器,总能吸引不少人围观。两百,三百,甚至五百,一群买家围着精美的蔑器互相竞价。梅育斌很是开心,如今还有不少武汉市区和外地的顾客,专门找他定制。下一步,他还想为自己传承的手艺,申请一个非遗项目,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希望带动村民致富。 梅育斌说,时代变了,蔑器的市场也变了。曾经,梅育斌的“蔑匠之歌”,是演奏给村民和田间,如今是给城里人和橱窗,从农具到工艺品,从生产物资到非遗文化,他希望用自己的创意,让竹篾之美继续打动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