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激情四射,中华大地一片欣欣向荣。1986年7月,柴生芳从甘肃庆阳宁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走进了北京大学校门。 电影《柴生芳》首映式在北京大学 百年纪念讲堂举行 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1997年5月,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岗位上,柴生芳被公派到日本神户大学留学。 人民的好县长,北京大学1990届毕业生柴生芳 在北京大学、在神户大学,柴生芳度过了9年青春时光。20多年过去了,柴生芳的报国之志、农民本色、为民情怀,留给他的同学和老师的记忆依然深刻。 浓郁的家国情怀在燕园成形 同在燕园40号楼316宿舍住了4年,室友刘国祥发现,除了专业学习,柴生芳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特别爱读经济、人文社科、国际政治方面的书籍。“那时,我们宿舍经常睡前辩论,6个人在一起,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什么事都辩论,他很有激情,有那么一股爱家、爱民、爱国的精神气儿。今天,他为家乡父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寻找他的精神和思想的根源,其实是在北大求学期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成形的。”刘国祥感慨地说。 柴生芳对家乡这份深沉的爱,到了日本,凝聚成学以报国、为民谋利的家国情怀。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的杜晓帆,是柴生芳在神户大学的学长。在杜晓帆看来,柴生芳始终以“造福一方百姓”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到了日本留学后,柴生芳担任神户地区中国留学生会会长。留学生会的工作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任何收入,对柴生芳这样的留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差事”。杜晓帆好心劝柴生芳,不要因留学生会的工作而过多占用宝贵的时间。然而,柴生芳的回答令杜晓帆至今记忆犹新:“我是亲眼看着乡亲们如何饱受贫困和落后的煎熬而长大的。我来到日本求学,不仅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将来学成回国后,我想从改变家乡面貌、造福一方百姓做起。留学的经历让我更加相信,一个人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同时我也坚信,学成回国我能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 “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翻开当年田野实习研究报告,刘绪教授能准确地指出照片中第二排左一的柴生芳。(记者 王庆环摄) 1988年,柴生芳和同学一起到山西曲村—天马遗址进行田野考古实习,北大考古系教授刘绪是指导老师之一。一想到柴生芳在曲村实习的日子,刘绪充满惆怅和不舍:“他是农村孩子,实在、朴实、能吃苦。我们在野外考古实习,就住在农村。吃饭自己开伙,菜要自己去买,都是让他去买。有时需要去买一些餐票,因为要拿钱办事,要找个实在牢靠的人,也是让他去。他是西北人,会生炉子,我们冬天在外生炉子的事,他就全包了。那时就看到,他和村里的老百姓在为人处事上很相投,拉个家常,帮忙种地,很处得来。这和他在农村长大有关,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柴生芳的考古实习报告 《天马——曲村遗址发掘报告》 柴生芳考古实习报告中的插图 柴生芳的毕业论文 《唐代饮茶风尚及其与陶瓷的关系》 柴生芳所在班级合照,后排左一为柴生芳 在曲村实习的时候,还发生了一次意外,“他们小组在处理一个墓坑的时候发生了塌方,一位老师被埋在土里面,当时很多人都慌了神,是生芳马上下到坑里往外刨土,10多分钟后把老师给救了出来。”刘绪回忆说。柴生芳的同学黄朴华也记得这件事:“当时我吓得腿脚发软,还有女同学急哭了,但生芳沉着镇静。现在想来,他敢拼、能拼,在大事面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拼尽全力把事情做好。” “学以致用”是留日深造的最大收获 柴生芳和留日导师百桥明穗教授(左)。(百桥明穗教授供图) “生芳君毕业归国前,我们最后一次把酒畅谈就是在这京都啊。”尽管早已得知得意门生去世的噩耗,可一提起柴生芳,年近古稀的百桥明穗教授仍哀叹不已。 1995年,柴生芳在一次研讨会上结识了以研究美术史而闻名的百桥教授。1997年至2002年,在神户大学连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柴生芳,与百桥教授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 柴生芳在学业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勤奋和坚韧,这是留给百桥教授最为突出的印象。“这篇论文明确了在墓葬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的若干基本要点,对后世学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10多年后的今天,百桥教授依然对柴生芳的博士论文《东魏北齐壁画墓之研究》给予了如此评价。 人们很难想象,这篇用地道日语撰写的学术论文,作者是一位来自中国最贫困地区、几年前几乎不会讲一句日语的留学生。据百桥教授介绍,在神户大学里,即使是十分优秀的日本学生,想用3年时间拿到文学博士学位也相当困难。然而,柴生芳从开始攻读硕士到获得博士学位,一共只用了5年。他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可想而知。 柴生芳毕业回国后,百桥教授来中国参加研讨会时和他见过几面,听他畅谈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县之长,他不仅着眼于经济发展,而且还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和开拓所在地区的发展道路,比起许多只知道搞房地产的地方官来,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他活学活用在留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着眼于当地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并且运用其留学期间所获得的国际视野和历史眼光,来寻求以文化价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学以致用”正是他留日深造的最大收获。这样的思路和视角也正是我所希望传授给他的。有这样的学生,是我的荣幸。”百桥教授动容地说。(记者 王庆环 谢宗睿 方莉)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马 星 责编|赵建民 杨 阳 编审|谭明强 总编|边国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