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齐卫东,厦门象屿集团所属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2012年荣获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 【声音】 国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脊梁骨”和主力军,承担着引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历史使命,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种应景的口号和空洞的态度,而是具体的企业经营实践。作为国企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改革大潮中要勇于担当作为,通过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的健全,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 象屿股份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齐卫东(左)跟员工探讨项目落实情况。(本报记者黄晓珍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齐卫东,厦门象屿集团所属象屿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掌门人”。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在做着跟财务有关的事。如今作为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他全面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 在工作岗位上,他一方面以精湛的业务能力,通过强化企业成本核算、资金运营、税收筹划、授信拓展等方式,不断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为企业高质量运营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另一方面,面对高额的国有资金,他手执重要的查核审批权限,以共产党人的廉洁品质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诠释着一名国企财务掌门人的坚守与担当。 创新拓展 屡开行业先河 在公司里,齐卫东被同事们称为“专家型财务管理者”,他具有出色的财务运筹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2011年,齐卫东参与实施象屿股份重组上市工作的落地实施,并致力于推动公司上市后的资源整合和业务模式升级。目前,公司已位居中国物流企业50强第2位,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2013年9月,象屿股份与黑龙江依安县鹏程公司合资组建象屿农产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建立了自己的粮食供应链业务平台。这是企业供应链业务拓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在短时间内确保业务顺利开展、风险可控、合作双方磨合到位,成为创建初期的关键问题。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者,一定要深入一线,了解市场、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和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破解难题的方案。”齐卫东说。他带领项目组的同事进驻新公司,在短短3个月里完成了项目的筹备工作,并搭建起健全的财务管控、流程管控及业务管理体系。短短几年时间,象屿农产的仓储规模已达1750万吨,承储国家政策性粮食1055万吨,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粮食收购商。2018年象屿农产总资产突破147亿元,年净利超过4亿元。 象屿农产的成立,也为象屿服务“引粮入厦”和“南粮北储”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保障福建地区的口粮安全提供了有效渠道。 多年来,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齐卫东坚持不断学习、研究金融政策以及业务模式,并大胆在公司推行金融业务创新。在他的推动下,象屿股份拓展了跨境结算、外汇管理、保理、四方协议等金融业务,基本都是同业首例或首创。 在他的引领和磋商下,象屿股份成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第一家将境外平台公司纳入境内公司体系内进行出口业务投保的企业,推动了公司保税及转口业务的快速发展;他推动企业实施了国内贸易信用险及预付款保险,使象屿股份成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签订预付款保险合同的单位…… 充足的资金和高效的财务服务使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持续发展, 2018年,象屿股份克服压力,累计进出口总额达47.03亿美元。 风险防控 给权力扎紧“笼子” 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风险防控是重中之重,也是个技术活。齐卫东说,他多年从业的心得是:必须贯彻“制度管理、过程监督、责任到人”的管理方针,明确聚焦经营、财务、廉政三大风险,以制度监督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科学管理,构筑起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督三道防线,通过这样的管理机制给企业权力扎紧“笼子”。 近年来,象屿股份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管理战线拉长。齐卫东加速行业单证、物流、财务系统建设,促进和巩固了公司“条块结合”扁平式管理模式及财务三级管控体系,实现管理的专业化、服务的一体化。 为应对公司大体量、多元化的发展,他深入一线调研,构建起一套统一、标准化的核算体系,既充分符合业态需求又满足统一的财务管控要求。针对日益多样化的业务形态,他鼓励财务人员再学习,针对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会计职称等专业类考试,设定高分奖励,在他的推动下,整个财务团队内形成一股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现阶段700人的财务团队中,会计师及以上职称占比超过15%。同时,他还提前运筹,一方面做好新设企业的人员储备,一方面加大对下属企业日常运营情况的跟踪管理,在财务体系内打造了一个稳定的财务行业管理梯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