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小学生设计校服”彰显开放自信的精神之美

东方头条 2019-10-30 17:04:33 新闻

帅气的西装、潇洒的风衣、俏皮的百褶裙……这样的校服,你喜欢吗?近日,一场特殊的制服发布会在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举行,10名学生模特身着时尚青春个性的制服一亮相,就引来一片掌声。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新制服可是由学生们自己设计选择的。(10月29日《厦门日报》)

校服作为一种身份标识,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有助于建构不同学校之间的区别与界限;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在生存生态上存在着一定的反差,同质性的校服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意识,缩减了同学之间的互动距离。作为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印象管理,校服得到了许多学校的青睐。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一些学校的校服也曾上演了“变形记”。不论是印有房地产广告的“红校服”,还是“天价校服”,抑或校服被学生吐槽“土到无法直视”,“贵校服”和“丑校服”不仅触碰了学生和家长关于利益的敏感神经,也会引发不同的审美观念的文化冲突。

伴随着社会变迁,服装在满足实用功能之后,也具有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符号功能;服装逐渐成为一种非语言的互动符号,成为人们形象管理与身份塑造的工具。尽管校服众口难调,却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自说自话;“我的校服谁做主”,说到底也关乎学生的权利与尊严。

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校服也成为一些人眼中有利可图的生意。“天价校服”的畸形利益链条甚至“校服腐败案”,在让一些人“捞一笔”的同时,却损伤了学生们和家长们的利益。校服的款式、样式和设计风格不能由少数人自弹自唱,而是应该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心声与诉求。

一个好的校服,应该实现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传统校服经济实惠、简单朴素,却在装饰功能与审美价值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园文化,不同年代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质,校服应该变得丰富多彩。实际上,千篇一律并非校服的“价值底色”,校服变美是“只要愿意,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让校服变美的关键,就是扩大公众参与。“小学生设计校服”呵护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畅通了参与渠道、理顺了参与机制,让“我的校服我做主”成为了现实。不论是“小学生设计校服”,还是“初中生题写校名”,让学生们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学校不仅没有“跌份”,反而彰显了学校开放、自信的姿态,提升了学校的口碑和声誉。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认同学生,“小学生设计校服”说到底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让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的感情与温度;“小学生设计校服”不仅让孩子们收获更中意的校服,也让他们从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