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浙江义乌一位女生在微博上发帖吐槽:“放假玩得好好的,分管领导突然来找我,说十一假期选两天值班,非常突然,好像是说有个人临时有事,要顶上。可我已经有行程安排了,我说我不在家,出去玩了,领导竟然说公司大于个人,把行程取消!我火气一下就上来了,直接开怼,说不干了……感觉这是我最近最硬气的一次了。” 这么个小事件,在十一黄金周行将结束之际却成了个热点,大概实在是戳到了不少人的痛处。当前职场的大气候,恐怕还是对个体权利缺乏足够尊重的。所谓“放假放得好好的临时顶上”这类情形,可不就是很多人常会面对又颇为无奈的情形么?所谓“公司大于个人”这种说辞,在价值排序上压低个体的认知模式,令不少人熟悉。也难怪新闻一出现,不少网友都表示支持,这种“硬气”是自己想却不敢的回复。 网友纷纷表示支持,并不意味着现实环境已有根本改善。但这个事件却释放出一个社会心理层面变化的信号——个体,不该总是在宏大说辞面前被牺牲的那个。单位有事,为什么成本由个体负担?《劳动法》规定得明明白白,为什么不能按照法律规定照章执行?大概是长久以来的压抑,以至于有些单位、企业想不起乃至不屑用规章制度彻底地为个体损失兜底了。很明显,这样的思维在主流民意面前已难以被认可。 网友吐槽 微博截图 这种职场环境也是应该被矫正的,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就是个体价值、个体权益日渐凸显。尤其是当目前人口红利缩减、个体议价能力增强的当口,未来“加班就辞职”难免不会成为一种趋势。“月薪万元还是招不到人,年轻人宁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新闻一度引发不少讨论,这也不妨与这则新闻对照着看。如果工作环境缺乏对个体权益的尊重,在人力资源日渐紧缺的当下,用脚投票是自然的。 也有人在给这则新闻留下“一看就是新人,不知生活之苦”之类的评论。确实,生活不易,职场的每一个睥睨都标记好了成本。但是,至少形成白纸黑字的劳动权益保护,假期三倍工资等硬核权利,也不该就在现实的风尘仆仆里囫囵吞枣,不是连讨论都谈不上的悬置权利。 职场上的痛快当然是有成本的,忽视个体权益也有相应的社会成本。我们无法一边寄希望于夜经济、假期经济等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新业态,一边又在鼓励无节制的劳动力输出、让人无暇休闲;一边提倡透支身体的工作模式,一边缩减因健康水准下降而产生的医疗成本;一边对企业保障缺乏有力的约束,另一边又期待稳定持续的劳动契约关系。 所以说,重视个体权益,既是时代进步的结果,也是原因。正因为个体获得更加舒展的生存空间,社会才有前行的动力。“加班就辞职”在当前固然是少见,但至少,也别把“假期该加班”“公司大于个人”当成理所当然之事了。一次辞职产生的摩擦性失业及企业重新招聘的成本,未必小于“假期三倍工资”吧?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