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产的罗永浩依旧有实力指点江山。《雍正王朝》中,胤祥是天人道的男子,也是大清的忠臣良将,虽病入膏肓,但还是能够为雍正擎天保驾,这主要是因为他实力并未受损,足够碾压八爷等人。胤祥的实力,来自两个方面: 《雍正王朝》中,康熙的儿子,有好几位都是专才,长大后都术业有专攻,比如胤祉走的是学术路线,胤禟走的是商业路线。 胤祥的成长方向是军事领域,从小就接受各种军事锻炼。在康熙朝,他是一位带兵打仗的皇子,隆科多就曾与他一起扛过枪。 军营的合作,很容易结下深情厚谊。十三爷为人仗义,性格豪爽,许多战友都买他的账,即使身陷囹圄,也有人为他送酒。当年带兵的时间越久,结下的友谊越多,十三爷的影响力就越大。 到了康熙晚年,十三爷的手下,很多已经成了军营的中层管理者,他的话比军营的主帅还有效。 因此,胤禛在谋划皇位问题时,重点考虑的就要千方百计地放出胤祥。只要胤祥振臂一呼,胤禛就能顺利继位。这就好比当年的公牛王朝,想要问鼎总冠军,就必须让乔丹披挂上阵。 到了雍正朝,胤祥头顶“铁帽”,入军机处,兼管兵部,军事影响力只会与日俱增。这种情况下,他临时发号施令根本不需要经过正常程序,甚至于他的话就是军令。关键时刻,十三爷就如同比赛时最后几分钟的乔丹,可以相机行事。 所以,步军统领衙门以及丰台大营的兵,会优先响应十三爷的号召。十三爷病了,依旧是十三爷,他只要能发出命令,就比隆科多、胤禩的命令更能让人信服。胤禩等人失去兵权,也就没了叫板的资本。 关外的几个旗主王爷,带来的兵员数量有限,即使暂时性地接管了丰台大营,但很难一夜之间让整个丰台大营都听他们的指令。当十三爷出现,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站到十三爷那边,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会让关外王爷带来的兵缴械投降。 胤祥的出身并不高贵,小时候还经常受其他皇子欺负,加上康熙的刻意压制,导致胤祥在康熙朝仕途与地位双双受阻。 等到雍正继位,胤祥时来运转,由一个落魄皇子一跃成为铁帽子王,朝廷的许多要害部门都由他执掌。 在身份上,胤祥已经是大清仅次于雍正的第二号人物,这个优势能够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隆科多的儿子听到怡亲王三个字就认怂,隆科多看到胤祥也只能干瞪眼。 在权力上,胤祥的话约等于皇权的延长线,当着雍正的面就能指挥张廷玉,压住部分八爷党和步军统领衙门的臣工自然不在话下。被压制的帮手越多,八爷等人的实力打折幅度越大。此消彼长,胤祥的力量相应上升。 在古代,想办大事就要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所以,朱棣要喊出“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齐桓公要举起“尊王攘夷”的旗号。 胤禩打出“恢复祖宗礼法”的口号,口口声声“先帝”,其实是想占据传统道德制高点,为自己篡位找合法性。 但是,胤祥搞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戳穿胤禩的阴谋时,胤禩的口号就变得一文不值。失去合法性的依托,所谓“八王义政”就成了图谋乱政。 胤禩等人的计划,看似天衣无缝,实际上漏洞百出: 第一、漏掉了弘昼。胤禩没想到弘昼看破了他抢兵权的图谋,导致后来弘昼给胤祥通风报信; 第二、低估了胤祥。殊不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胤祥还活着; 第三、高估了队友。关外来的铁帽子王,并不完全一条心,一旦有人犹豫就会产生离心力。 秋媚说:如果将雍正看做大清王朝的“禅师”杰克逊,那胤祥就是乔丹。乔丹身体不适依旧有能力在总决赛砍瓜切菜,从而挽狂澜于既倒;胤祥病入膏肓,但实力还在,同样能够扶大厦于将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