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戏剧的朋友都知道,戏台上的武将人物,大多都会在背后插上几杆小旗子,端的是威风凛凛。那么,这护背旗是属于戏剧文化中的艺术创作,还是在历史上确有其物,真的有过使用呢? ▲京剧《穆桂英挂帅》一戏中,不仅是穆桂英,就连和她一同出战的将领们都背插四杆护背旗,可见护背旗在戏剧中的广泛应用。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起源已不可考,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直到宋代南戏一脉发展时,才出现有戏剧文本的戏曲,后经元代杂剧、明代昆曲等曲目后,中国的戏剧文化渐趋成熟,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文化。 ▲戏曲,中国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在戏曲文化中,插在背后的四面三角形旗子被称为“靠”,有硬靠、软靠和改良靠之分,又叫靠旗、护背旗,在戏剧中可起到渲染气氛之效,纵使仅有数人表演,一旦展开舞蹈动作,背后的四面旗子就会连同飘带飞扬招展,给观众带来千军万马之势。 ▲除护背旗外,脸谱也是戏曲中的特色,据相关典籍所载,以脸谱上台的“代面”表演起源于北齐,是当时之人模仿兰陵王高长恭戴面具出征而形成的表演艺术。 护背旗在表演上确是有所效用,那么在真正的战场上,护背旗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吗?毕竟战场之上,以求生杀敌为首要任务,如果在背后插上这么几个小旗子,岂不是会影响战力?其实不然,在古代战争上,护背旗是存在的,曾投入战场使用过一大段时间,不过和戏剧中为营造表演气氛的四面旗子不同,战场上将士所使用的护背旗仅有一支。 ▲明朝绘画中的护背旗,在形制上和戏剧中的差不多,只是从四杆改为一杆,旗面上没有作为装饰的花纹等。 作为战用的护背旗最早可见于南北朝,如今出土的南北朝墓葬中的壁画上,就有关于士兵佩戴护背旗的部分。后至隋唐时期,护背旗越发流行,直到明清时期仍有使用,像在日本战国时代出现的“母衣众”,其披在背后装饰、防矢的“母衣”,就是效仿我国的护背旗二次创作而成。(唐朝时,日本和我国来往密切,吸收了不少唐朝丰富而成熟的文化纳为己用。日本战国时期即在我国明朝时期) ▲母衣众武士是日本战国时期的精锐部队,身披母衣,衣着鲜艳,依颜色分为赤母衣众、黑母衣众、黄母衣众等。 护背旗的作用一为“号旗”,即是通过颜色鲜艳的旗帜来传达指令,区分敌我,兵家之祖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言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而不见,故为旌旗”,通讯不便的古代,旗帜和号鼓就是战场上最有效的指令。 其二,护身防矢,南北朝时期,正是骑兵开始主导战场的时期,为应对弓矢,护背旗应运而生。在骑兵纵马飞驰之时,背后的旗帜飘扬舞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从后方射来的箭矢,也能扰乱射击者的视线,护背旗之所以为是三角形,就是因为三角形的阻力最小,不会影响马匹的奔跑速度。 ▲日本的母衣亦是在骑兵为主的日本南北朝时期发展成熟,其前身“悬保吕”仅是小型的披风,至室町幕府时期才演变为竹笼外裹布条的“母衣”。 明代名将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就曾讲到他军队中的规定,“步兵旗总,每名背旗一面,旗枪杆一根;步兵队总,每名色旗一面,长旗杆一根;骑兵旗总,每名明盔一顶,甲一副,臂手一副,背旗一面,旗杆一根;骑兵队总,每名明盔一顶,甲一副,臂手一副,背旗一面,旗杆一根。”由此可见,护背旗在明代时已经是军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装备。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曾著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清朝时,军中多用棉甲,颜色鲜明,故护背旗的使用率开始下降,但依然属于军中常见之物,清朝时访华的外国使节,就曾多次在笔记及图画中记录下穿戴护背旗的士兵形象。此外,护背旗也在此时登上戏曲的舞台,成为我国戏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