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孙多福是中国的传统观念,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帝王之家都是如此。但康熙皇帝的情况却有所不同,据记载他一共生育了50多个子女,还有近百个皇孙。可命运似乎对他有所不公,这些孩子带给他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忧伤,可以说是多子多孙而不多福。 康熙帝由于重视教育,他的皇子们大多百炼成钢,都有出息,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了人人都想当太子,搞得康熙晚年煞费苦心。当然,在那个夭折律很高的时代,康熙的子女也有不少是早年夭亡的,不少皇子公主寿命都不长,比如皇六子允祚5岁夭折,皇十九子允稷只活了2岁。 康熙帝的子女中,仅有24位皇子、7位公主活到了成年。其中生育最多的容妃更为悲惨,她生的五个皇子有四个早夭。人生最大的哀伤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这样的伤痛屡屡发生在康熙帝的身上。 数次经历丧子、丧女之痛的康熙,虽为一代君王,却也难掩作为父亲的哀伤,他经常因为子女离世而涕泪交加,不思饮食。特别是十八皇子允祄的死,对他的打击最大。 允祄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八月初八日,他的母亲是顺懿密妃,很受康熙宠爱。允祄出生或,康熙爱屋及乌也是欢喜异常。允祄稍长的时候,康熙便带着他外出巡幸、狩猎,以开阔他的视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决定前往热河行围打猎,并让七位皇子随行,其中就有不满八岁的允祄。 到达热河行宫后,康熙便下令八旗继续向北行进,越过大漠去行围打猎。康熙帝一边欣赏着大漠的风光,一边摩拳擦掌地预备着在围场一展风采。不过,行围刚刚进行不久,一件意外的事情便发生了——十八阿哥允祄突然病倒了。 允祄本就年幼,自小养在深宫,外出活动并不多。这次塞外之行,一路上风餐露宿,加上塞外气候变化无常,一时间难以适应,就发起了高烧。而且,这次病情来的很凶猛,几天之后,允祄的病势越来越重,康熙在察看了允祄的病情后,决定将他留在驻地派专人照顾,其余人继续向前行进。 然而,康熙帝走了没多久,负责照顾允祄的人就快马加鞭赶来奏报康熙帝说十八阿哥病情告危,恐有生命危险。得到这个消息后,康熙帝立即命队伍掉头匆匆赶回驻地探望。 等到康熙帝再次见到十八阿哥的时候,他已经是两腮高肿,连进食都很困难,再加上连日来高烧不退,允祄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眼看着爱子如此痛苦,一向镇定的康熙帝也变得焦虑万分、手足无措。在允祄病重的时候,康熙帝经常将他抱在怀中,不分昼夜亲自照料。 允祄的这种情况就是在京城也是凶多吉少,何况塞外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康熙帝急传京中御医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为允祄医治,病情稍微得到控制。但毕竟没有痊愈,康熙顾念儿子的身体,决定停止此次行围,带领队伍返回京城。一路上康熙帝命人小心翼翼照顾允祄,然而允祄的病情再度恶化。此次发病较之前一次更加严重,最后连随行的御医也无从下手。 康熙忧虑不已,一面怒气冲冲斥责御医,一面寸步不离守在允祄身旁,鼓励他要坚持下去。结果,一切努力还是没有挽回允祄的生命,他没等回到宫中,便撒手而去了。 允祄的死对于康熙帝的打击是很大的,内心也匆满了愧疚。但更令他痛心的是,面对弟弟的生命,随行的皇子们都表现得十分淡漠,几乎一点关心之意都没有。尤其是作为兄长和皇太子的允礽,不但在允祄生病时不闻不问,对于允祄的离世,也没有丝毫的哀伤。允礽的这一表现,成了康熙后来废除他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像十八阿哥允祄这样在外出途中离世的子女还不只是个案,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帝率皇子皇女们等陪皇太后去塞外避暑时,五公主也在随行的途中得病身亡,年仅20岁。 按照清代惯例,不管是皇太子、皇子、皇女,他们死后都不能进入皇陵,而是要单独建陵,一般都安葬在黄花山园中。但是这些离世的皇子中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上面提到的允祄,他死后,被安葬在景陵妃园寝内其生母密妃王氏的墓旁。或许是康熙帝内心愧疚,怕这个孩子太孤单,才破了这个例让他守在生母身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