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科幻史话14 清末科幻小说:中国科幻的起源

东方头条 2019-10-30 16:00:07 文化

清末,正值中国国力衰退到历史最低点,内忧外患,“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有识之士心内焦急,眼观世界,寻求救国济民之道。梁启超就是其中最为尽心竭力的一个。1902年梁启超在《新小说》上连载《新中国未来记》。他在绪言中说“顾确信此类之书,于中国前途,大有裨助”。

故事的主体,不是中国如何雄飞,而是黄克强与同乡好友李去病之间就“革命还是改良”进行的辩驳。黄克强主张改良,李去病支持革命,这“彼此往复到四十四次”的辩驳,既是当时社会争论的焦点,也是梁启超自己内心的挣扎与彷徨之所在。《新中国未来记》是科幻小说吗?《新中国未来记》将未来作为已知事实来叙述这种写法本身就符合科幻的要求。至少可以这样定位:《新中国未来记》是一部以政论为主体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小说。

1904年的《绣像小说》杂志上,连载了一篇名为《月球殖民地小说》,叶永烈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科幻小说。后来诸多研究科幻的学者也沿用了这种说法。作者署名 “荒江钓叟”。因为当时小说的地位不高,所以作者大都署笔名。至于“荒江钓叟”究竟是谁,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无从考证。

《月球殖民地小说》共三十五回,大约13万字,没有写完。讲了这样的故事:

湖南湘乡的一个名叫龙孟华的人,因杀人报仇而被迫与妻子凤氏流亡海外,途中所乘坐之船沉没,凤氏失踪。龙孟华思妻心切,幸好遇到气球旅行家日本人玉太郎和他的中国妻子,就一起乘坐气球,四处寻找凤氏。

这个气球硕大无比,设备一应倶全。主人公乘坐气球探访亚、欧、美、非四大洲及无数岛屿,自然会遇到千奇百怪之事。比如,勒儿来复岛民以迂腐无能著称;鱼鳞国的女性以“缠手”为美,结果外岛入侵,竟无人能上战场;莽来赐岛盛行为大我牺牲小我,以至于全岛只剩下了十来个人……

《月球殖民地小说》有着强烈的神魔小说的影子,之所以把它认定为科幻小说,是因为它有着更为明显的科幻叙事。其一,小说行文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并非完全是对当时科学知识的记叙,相当一部分是在现有科学知识之上展开的想象与联想。其二,科学知识,包括想象的科学知识,是推动小说故事演进的重要力量,没有这些知识,故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第三,小说的全球视野,除了科幻,再没有哪一种文学是把地球和人类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比较遗憾的是,荒江钓叟没能完成《月球殖民地小说》的剑作。若以作者的架构,这部小说起码要写到一百回方可完工。所幸,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说也在1904年创作完成了。

1904年夏天,徐念慈的朋友包天笑把所译的《法螺先生》前后两卷给他看,他“读之,惊其诡异”、“津津不倦”,于是来个“东施效颦”,写下《新法螺先生谭》。《新法螺先生谭》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说。

在《新法螺先生谭》中,宇宙强“风”将主人公的灵魂与肉体分割,随后灵魂四处游荡,访问了包括太阳在内的诸星球,回到地球上.不但去了北极,还深入地下寻找中同人的袓先。主人公在观察了各种世界的生活后,也反思了当前中国人的种种弊端,甚至还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小说中涉及的科学范畴极为广泛,力学、天文学、动植物学、医学、电学、化学等无所不包。

1910年,32岁的陆士谔看到“改良小说社”的征文,便开始构思写作,最后写成了一部两万字的小说《新中国》。《新中国》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在书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我”写道:元旦节,我喝了两斤花雕昏昏欲睡,挣眼时竟然来到四十年后,于是在友这时的中国,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都已是世界第一强国,且民风淳朴,黄赌毒之类全然禁绝。有此变化,全仗两件事:一是宣统八年,立宪了; 二是大发明家苏汉文研究出两样新事物,一种是医心药,专治心中有疾者,另一种是催醒术,专治那整日昏昏沉沉、无所事事的人。

在游历中,陆士谔对未来的上海做了详尽的描写。因为他是医生,经常要到各处出诊,对上海的地理位置非常熟悉,所以陆士谔在《新中国》提到的三大工程与现实中的延安东路隧道、地铁一号线、南浦大桥等地点方位惊人的吻合。最为后世称道的是,陆士谔在小说中写道:“宣统二十年,开办万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中国国家银行分行,就开在浦东呢。”这与现实是何等契合啊。

文艺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特征。晚清科幻小说是在国弱民贫的情势下创作的,因此,在主题上首先表现为呼吁科学救国,其次是批判迷信陋习,唤醒民族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等。但由于作者本身的科学素养良莠不齐,对科幻小说又缺乏较为准确的定位,所以难免出现“用力过猛”的现象。一方面,不切实际地夸大科技的作用,科技至上论泛滥无比。另一方面,古典神魔小说影响十分巨大。于是,清末科幻小说呈现出一幅科技与魔法相交织的光怪陆离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