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东林书院与晚明争权,无法对大明有所作为,最终让魏忠贤钻了空子

东方头条 2019-10-28 11:31:12 文化

今日看点:东林书院与晚明争权,无法对大明有所作为,最终让魏忠贤钻了空子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微史长城,今天给大家聊一下明朝的东林书院与晚明争权。万历后期,由于皇帝的长期怠政,明政府朝臣内部的派别斗争日趋激烈,并形成了不同名目的派别。当时主要有东林党、宣党、昆党以及以地域官僚而划派的齐、楚、浙等各党。

戏剧万历登基

东林党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顾宪成、高攀龙等。顾宪成为万历八年进士,他进入仕途后,积极关心朝政,而且为人正直。万历年间的立储之争中,针对万历帝的三王并封之诏,他上疏力谏,并给当时的首辅王锡爵写信,反复辩论此事。后来万历帝被迫收回此诏,顾宪成的努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正因为他不阿权贵,敢言直谏,最终得罪了万历帝,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被革职为民。

顾宪成

顾宪成罢官后回到无锡老家。无锡原有东林书院,是宋代杨时讲道的地方。顾宪成回乡后,与当地因遭排斥而罢官在家的正直官吏如高攀龙、钱一本、史孟麟等人,齐聚东林书院讲学。其他为数众多的不满时政、退处山林的士大夫,也纷纷前来参加。他们在讲习学术之余,仍不忘关心朝政大事。

东林书院

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时间,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名噪一时的舆论中心,而顾宪成等东林派人士的行为、观点对朝臣也有很大的影响。东林人士虽然只是革职下野官僚结成的民间团体,但后来,他们成为朝廷内外正直一派士大夫的代表,也因此被其政敌称为“东林党”。

东林党分布图

与东林派人士相对立的其他各派主要有:以宣城人汤宾尹为首领的宣党,以昆山人顾天峻为首的昆党,他们也都是喜谈“天下大计”之辈,但却采用了排斥异己,招收朋徒,结党拉派的方法。此外,齐、楚、浙三党则是按其集团首领的籍贯而形成的。齐党是以给事中亓诗教(莱芜人)为代表,楚党以给事中官应震(黄冈人)、吴亮嗣(广济人)为代表,浙党以给事中姚宗文(慈溪人)、御史刘廷元(平湖人)为代表。他们与宣党、昆党一起,号称“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共同与东林党为敌。他们中有较多的心胸狭隘、看风使舵,甚至瞒上欺下之辈,故而有的史籍中称其为邪恶派。其中以阁臣沈一贯为首的浙党,掌握了朝中大权,相对比较得势。

沈一贯

东林党与其他党派在许多问题上,意见不一,互相攻击,互不相让。如立储—国本之争,各派实际上并没有根本分歧,都主张册立太子,但当权的阁臣沈一贯等人,为保住自己的位子,不敢过于开罪万历皇帝,故而不想过分催逼;而顾宪成等人则认为,原则问题不能妥协,因此不断上疏,力请不已。他们看不惯沈一贯等阁臣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指责他们迎合郑贵妃,而不顾国之根本。两派便争吵不休,由口头争吵,发展到互相贬斥。

万历皇帝则对各派的争斗,采取未置可否的态度,任其争吵。但他本人似乎更喜欢浙党等人充满谄媚之语的奏折,在需要他最终裁决时,他往往会偏向于浙党等派,朝中许多正直的大臣却遭贬逐。因此,在万历一朝的后期,许多主张正义的东林派官员被罢、被贬,浙党、宣党等占了上风。在后来发生的梃击案中,若不是朝中有一部分势力拥戴福王朱常洵,而有正义感的官员遭到排斥,性质如此严重的梃击案也不会草草了结。

朱常洵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太子朱常洛继位;一个月后,朱常洛又死,其子朱由校继位,共在位七年,年号“天启”。朱由校能够得以顺利登位,与朝中当时正直的大臣杨涟、左光斗、周嘉谟等人的支持及比较有正义感的太监王安的协助,密不可分,他们在移宫案中曾冒死相助。因此,朱由校上台之初,杨涟等正直的官员深得信任,倍受重用。

朱常洛

许多在万历时期被排挤出朝廷的正直官员,也相继被召回朝廷,像万历间被迫离职的首辅叶向高,在梃击案中因使案情内幕得以披露而得罪官僚被罢官的刑部主事王之寀,以及著名的东林人士高攀龙等一大批官员,陆续返回朝廷任职,有的还掌握了关键性的职位。与此同时,一些在万历后期,因谄媚、诬陷他人而得势的官僚,则被迫相继引退。

叶向高

因此,天启前期,一度出现了正直派官吏掌握相当一部分朝政的局面,他们继续前一时期的一些改革措施,整顿吏治,加强边防,减轻人民的赋役负担等,时人称之为“东林方盛”。但是,从万历中期开始的党争痼疾,使得朝中各派门户之见已根深蒂固。包括东林派人士在内的官员,也未能跳出门户之争的圈子,他们的许多精力和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这无谓的争吵之中。

朱由校

天启朝前期,各派纷争的焦点是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的是非。重新执掌权力的官员指责此前办案官员违心媚上,要求严惩三大案中负有责任的官吏。平心而论,这时比较得势的东林派官员,围绕三案对前朝官僚的弹劾,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受过前朝官员的刁难和迫害,如今总算翻过身来了,许多人是抱着除恶务尽、与对手誓不两立的严厉态度来面对这些事的,故而难免有些感情用事。

故宫总结:

由于将太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追究宿敌,一方面使得大臣们无法在政治改良上有太多的作为,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与对立派之间的矛盾与仇恨,使得双方更加势不两立。门户之争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天启后期,宦官魏忠贤集团兴起,并最终取代东林等正直派官吏而掌握朝中实权,与朝臣各派之间这种无谓的争斗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