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以来,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任国君刘禅被认为是庸君的典型代表,民间亦有“扶不起的阿斗”的俗语。然而,探寻历史,就会发现刘禅非但不是懦弱无能之辈,其一生的表现更可以说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刘禅以亡国之君而得以善终,实属难得。 但是刘禅在投降之后,刘谌不死的话,定能兴复蜀汉一统三国! 刘谌是蜀后主刘禅的第五子,七子中惟谌自幼聪明,英敏过人,余皆懦善。被封为北地王。而他其实原本并没有显赫事迹可言,然而在蜀汉行将灭亡之际,他表现出的不屈气节却得以千古流芳。在此后的景耀六年冬天,邓艾率领的魏军兵临成都门下,后主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同意向邓艾投降。刘禅面对不肯投降的儿子刘谌说:“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随着各种势力实力的起伏消长,各式各样的投降成为《三国演义》贯穿始终的重头戏。失败一方的被俘者,有的选择宁死不屈,有的选择无奈投降。多种投降类型,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起伏变幻和统治集团对人才的需求。从中揭示出战乱时期投降类型的意蕴以及古人对投降文化本身的解读。 中华民族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将气节、忠义看得比较重。“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等思想一直被当作美德加以颂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难关头,当人们为正义而战时,确实需要一种大义凛然、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但是并不是任何的投降都受到人们唾弃,战争瞬息万变,形势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对投降者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就不显得那么另类了。 而蜀汉后主刘禅之所以选择投降不仅仅是为自己考虑,更是为蜀汉百姓考虑,因为作为蜀汉的皇帝,他的安危与蜀汉百姓的安危连在一起,因而从大处看,刘禅的投降其实是为了保住蜀汉百姓的安全。在《三国志·后主传》中刘禅祈降时进书曰:“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努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就可以看出。 当时邓艾兵临城下,后主从谯周之言,正欲出降;忽屏风后转出一人,厉声而骂周曰:“偷生腐儒,岂可妄议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后主视之,乃第五子北地王刘谌也。蜀汉后主刘禅将解衣负冠前行,刘谌劝谏他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刘禅不从,乃往昭烈庙恸哭,城亡日,自裁于此。刘谌的行为无疑是悲壮的,后世对他亦有高度评价。在刘禅投降之后,刘谌若是不死,说不定还有希望可以兴复蜀汉一统三国! 在蜀国灭亡后,刘禅与司马昭同样进行了一场心理战。司马昭视刘禅为无能,说出“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的结论。其实这正是刘禅的聪明之处。试想,历史上凡是亡国的君主哪个有好的下场?由于长期战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刘禅宁当这样的“庸君”而不要一已的虚名,适应时代大势,这是一种生存之道,更可以说是一种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