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声,文化学者,作家,自由撰稿人,笔名齐庚、别署村野。著有长篇小说《天雨》,散文集《探花集》、《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情满吕梁山》,主编出版历史上第一部压胜钱辞典《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涉猎古钱币、金石篆刻、碑拓、水墨画、油画、摄影等。致力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上世纪北京有影响的“北海印社”成员。1986年参加改革开放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首届全国文物鉴定学习班,有幸聆听当时健在的各门类文物鉴定大师的教导。数十年来在《收藏》《中国收藏》《收藏界》《中国钱币》《中国钱币界》《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国门报》《团结报》等各类期刊报纸发表两百余篇有影响的文学学术鉴赏文章,首次提出压胜钱是古代艺术类商品的观点,是国内公认的压胜钱收藏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客座教授,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客座教授,曾任北京炎黄艺术馆副秘书长,《今日头条》签约作家。 北非摩洛哥有许多城市还保存着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垣,如首都拉巴特,重要城市卡萨布兰卡、菲斯和古代的都城之一梅克内斯等。其中,菲斯古城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古城的历史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 可能是和我关注中国的长城有关,我每到一地都要对当地的古城和城墙多加观察,这和同行的旅友有所不同。或许有人奇怪,此君怎么总爱对着墙面壁不已?玩笑了!摩洛哥属阿拉伯国家,因此摩洛哥人的城垣建筑有一定的代表性。 和长城相比,共同点和区别如下: 一、都有垛口。但长城的垛口呈平牙状,而摩洛哥的垛口是在垛口上面加个小帽子,象烟囱的防雨罩。除都城外,其城墙的高度也低于中国的城垣。 二、都有马面。但长城及中国城垣的马面上下收分明显,而摩洛哥的马面直上直下。众所周知,马面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利于城墙的稳固,二是扩大了攻击面,便于多角度攻击来犯之敌。 三、摩洛哥城墙的墙体没有所谓望孔、射击孔。其城墙墙体上密布的孔,主要功能是用来透气散潮,以防雨季雨水对于墙体的浸泡,远远看去象一排饼干,看起来当时攻城主要是攻击城门,因而城墙不设战斗设施。其城墙也不象中国的城垣宽厚,可以供士兵巡城,供马匹上下。当地城墙属单体墙,厚度最大一米有余,因此也没有内外垛口,是名符其实的墙 每隔一段有类似碉楼的建筑,墙体转折处有类似角楼的建筑,这上面都开窗,可供士兵值守。 四、我没有看到有所谓的瓮城。 五、多是夯土筑墙,土中渗有碎砂石、卵石等。也有红色岩石砌筑的城墙。 还值得一提的是,摩洛哥古城墙的保护非常出色,基本做到了最少人工干预,有极少数经过修缮的,也都采用与原城墙相同的建筑材料,在外观色泽上与原建筑浑然一体,最大程度保留了历史信息。也有一些当年的半截子工程,当地人并没有把它重建完善,而是保留原样,供后人参观,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 建于1195年的图库比亚清真寺 巴西亚皇宫城墙 瓦尔扎扎特的阿特本哈杜垒村,建于山丘之上,世界文化遗产 前往撒哈拉途中经过的堡子 菲斯——千年古城全貌 在摩洛哥几个城市穿梭往来时,不时看到一些废弃的古堡,都是夯土所筑,许多村庄看上去更象是城堡,高大古朴。如果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堡子。我们旅行车的副驾非常尽责,每次出发前都把大巴擦的很干净,这样,我才能隔着窗玻璃一路按动快门,把途经的一些景色抓拍下来。 我主要喜欢拍堡子,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村庄都是我们出发的地方,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名人大家,都是从这些古老的地方出发走上人生之路。出发的决择是艰难的,告别亲人,离别热土,但对未来的憧憬让我们义无反顾地踏上漫漫谋生之路,中国有句成语叫举步惟艰,说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吧。但回乡的路也往往充满曲折,有欣喜,正所谓青春作伴好还乡,春风得意马蹄疾。也有因各种变故,让多少人终生再也没有回到故乡,故乡始终是心里一段抹不去的记忆,这就我们现在常说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