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个奇人,也是个旗人,他姓魏,名经国,康雍时代的热河人。为什么说他是热河人呢,因为《八旗通志》初集、再集都记载了他是从热河的一个小把总起家的,老年为官时还为热河争取了不少的利益,故而他应该是清代的承德人。 所谓“把总”即是清代绿营(汉军旗人)中的底层官员,七品芝麻官,比千总要小。因为是绿营的官职,故此一般的清代史料也记录“魏经国,汉军正白旗人”。网传他是清代加班熬夜的“农民工”典范,深夜加班被康熙爷碰见了,“一饭八升”成就了自己,最后做到了“军区司令”。其实魏经国并不能算是什么“农民工”,而起初只能算作底层旗人。 民国的《清朝野史大观》卷二“清宫遗闻”有“圣祖识魏经国”条目。即:魏经国,正白旗人。少时供役大内,善啖。常苦食不足,请于管工大人,愿夜以继日,米亦倍支。一日夜漏下,圣祖偶出禁中,闻力作声,问知其故,因命以米数升,作饭赐食,经国跪食尽之。知为异材,擢用守备,累官江南提督。 此与《清稗类钞·异禀类》的“魏经国饭米八升”条目内容近似。即:魏经国,汉军正白旗人,少为监者,供役大内,每夜饭米八升,所得不足给一餐,请于主者,愿加倍工食,以夜继之。某日漏下,圣祖出游禁苑,闻力作声,询知其情,即命以米如数作饭。经国跪食尽之。大为称异,擢厚载门守备,又擢通州副将,代白小民冤。后有湖广提督,复调江南提督,加太子少傅,并尚书衔。 两则故事互相印证,说明当时青年时代的魏经国,主要是在热河的行宫办差,所谓“圣祖出游禁苑”、“知为异材,擢用守备”,这和《八旗通志初集》等文献记载“初任热河把总。康熙四十八年升千总。五十年又升藩家口守备。寻擢直隶通州副将。”相互呼应。 可初步了解魏经国,实际上正是在康熙皇帝开创避暑山庄的时间段,也即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五十二年之间。想必魏经国所在的“大内”、所作的“监者”,实际是避暑山庄的一个小吏。 一般文献记载“魏经国,汉军正白旗人”,实际他是正白旗包衣人出身,这正是和山庄建设有关的身份。《湖广通志》巻三十,记载“魏经国,正白旗包衣纳尔布牛录下人,康熙六十年任。”查对《康熙实录》“(康熙六十年)调湖广提督高其位为江南提督。升天津总兵官魏经国为湖广提督。”以及《清史稿》“(康熙六十年)六月壬辰,改高其位为江南提督,魏经国为湖广提督。”可知是同一人。此魏经国是正白旗包衣人。 《八旗通谱》所记述的汉人“魏氏”有三处,正白旗包衣人有两位传主,即“元保,正白旗包衣管领下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曽孙华色,原任防军校”、“魏善人,正白旗包衣管领下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曽孙胡世泰,现任库掌。”可惜并未记述这位康雍时代的“魏经国”。然查《八旗通谱》可略知“正白旗包衣纳尔布牛录”的“纳尔布”为阿哈觉罗氏。“鼐格,俄漠和鄂多里地方人。其子杭舒,原任内管领,孙尼雅哈齐原任内副管领,曾孙纳尔布原任内管领,元孙福拉浑现任内管领,纳尔布子孙今隶正白旗包衣。”可以相互呼应。 魏经国,是正白旗包衣身份,起初家里很穷,又饭量大,所以要深夜加班多挣一份嚼谷,被康熙皇帝偶遇,得到了提拔重用。“上以经国家贫,赐银五百两,命子侄随任。”康熙还给了他五百两安家银子,特例让他的子侄随他一起去赴任。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魏瓆”官职“中营守偹”,次子魏琨官职为“泰州营逰击”。《八旗通志》记载“臣子湖广提标中营守偹魏瓆、荆门营游击魏琨,奉㫖命臣携至江南,以逰击守偹,题补臣长子魏瓆,业荷特恩,准补臣标中营守偹,请以次子魏琨赐补泰州营逰击,臣感圣主矜怜,令臣父子同任一方,是以冒昧题请下部议从之。” 雍正七年时任古北口提督的魏经国,建议在热河增设建制官员等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八沟”的历史地位。据《八旗通志》载“九月疏言热河一帯地方,路通各口,建立行宫,四方贸易络绎不絶,近省贫民俱托足糊口,臣亲厯河屯营十汛,见人烟稠宻,户口殷繁,外来㳺民猬集㳺闲滋事者不少,理事同知一员,约束难周,热河迤东一百八十里地名八沟,接连䝉古,行商多聚于此,最为繁杂,请増设通判巡检等官,与同知分管东河、西河,部议从之。” 雍正八年八月魏经国得病,十月去世。期间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很高礼遇“八月疾作,遣御医赍药往视。十月卒,遗疏入谕。”病了皇帝派御医探望,死了皇帝下旨赐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