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时,被一个字条吸引了,这不是一般的字条,这是一个走后门的字条,写字条的人也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个为官清廉的堂堂宰相,宰相告诉收信人,阅后即焚,结果对方不但没有烧,900多年后,竟然出现在北京瀚海05年春拍上,还卖了462万! 走后门字条放大 这个字条上到底写了啥?内心不禁一紧,这个走后门的纸条叫《儿子帖》,是一件精致而含有体温的尺牍作品。释文:“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走后门字条放大后 什么意思呢?就是走后门的人说他儿子本性愚笨迟钝,再加上缺少社会磨练。在京师,他又很少有知心朋友,所以儿子到了京城后,想经常去拜访收信人,希望以后能多教教他的笨儿子,他会感激不尽的,这封信看完就烧了吧。 看完字条内容内心长舒了一口气,哪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一个用心良苦的老父亲在为儿子谋出路,想让旧时友人多帮衬自己的儿子而已。 写信人让把此条烧掉 “此亦乞丙”中的“丙”,五行对火,看完就烧的意思,从这点看出写字条的人还是很谨慎。最终没有烧掉,不知是关系不到位,还是出于对富弼书法的仰慕,或者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富弼的这个“走后门”的条子不但被该官员保留了下来,还流传至今。 写这个字条的人是谁呢?其实内容已经有提示了,“弼再上”,这个人,就是宋朝宰相富弼,这个字条应该是其晚年的作品,人书俱老,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北宋宰相 富弼《儿子帖》 不加标点符号,44个字,一个字也是10多万了,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走后门的小纸条能拍到如此高价呢,《儿子帖》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真实。因为,一个人随便写的东西,才最能反应他的内心和性格,真诚才是最有魅力的。如果知道了自己写的字要发表,多少有点限制和刻意,历史上很多书法名作,书者写得时候,大概没想过会流传后世,纯粹用笔用心记录自己的心情。这样的作品才最能反应书者的性情。 富弼 北宋擅长书法者甚多,其中不乏政治家、文学家。像苏轼、范仲淹这样身兼多重身份的书家比比皆是。宋人轻法度而重我法,书法字体特点鲜明而笔力遒劲。 富弼《温柑帖》 富弼书法就有此特色,富弼传世书法仅有《温柑帖》《儿子帖》二帖。 《温柑帖》从整体上看,字体乖张,圆中带棱角,偏扁且宽。书写十分随意,略带几分潇洒率性的用笔特点。虽不拘惯常法度,但书写习惯又从法度而来,因此十分精妙,耐人回味。 结体比较紧凑,从单个字看,布局匀称,虽没有黄庭坚法书的长撇大捺,但每个字的结体疏朗,用笔大胆畅快,透露出收敛与外显的冲突美感。在转折的部分比较显圆润,没有苏轼笔画中遒劲挺拔的硬气,但也圆中有方。对转折的处理显示出书家在力度上追求适度的态度,既不偏颇也不过分,恰到好处,显示出中庸美学的特点。书家写出了自己不同于其他书法家的个性。 看完《温柑帖》再次见识了富弼的书法功底,再回看《儿子帖》,看的书法,仿佛又不是书法,富弼是宋朝名相,为官清廉,文学家,自然是爱惜羽毛的人,为了儿子的前程甘愿走后门,这哪是字,这是和他一般千千万万的父亲殷殷的爱子之心,一个字值10多万,并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