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汉武帝雄才大略,为什么差点亡国,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东方头条 2019-10-15 17:44:53 文化

一,"文景之治"开创的盛世局面:民殷国富

汉朝建国七十多年以来,几代帝王推行黄老思想,确定"休养生息"的治国方针。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国家发展非常快速。——当然还是会遇到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数年之间老百姓家富人足,粮食绰绰有余,窖藏盈仓,国家的仓库堆积了许多布帛和粮食。

京城积聚的钱币成千累万,数以亿计,连年过库,致到穿钱的绳子朽腐烂线了,散落一地,无法计数。太仓中的粮食大囤小囤有如兵阵,延绵不绝。更有的堆积在仓库走廊外,无法覆盖以至腐烂不能食用。街巷中的百姓也有马匹,阡陌之间,牛马匹更是成群,禽畜充厩。

这一切给人的印象就是"民殷国富"。这一切源于汉高祖,孝惠母子,文景二帝的治国方略,才有了这样的盛世局面。

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君臣雕像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二,"建元新政"前,历代帝王的艰辛起家创业

汉朝建立后,是继"承了"秦朝灭亡后的凋敝局面,加上四年的楚汉战争,汉高祖五年间的平叛安境,对匈失败等艰难厄运,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十几年间,成年男子都参加了军队,老人妇女被迫从事苦役运送粮饷,事务苛繁剧烈,财政匮乏无给。"汉初天子无齐驾”,连天子备不齐一辆四匹同样颜色马拉的车子,大将丞相有的坐牛车,中下层官员只好走路了。老百姓是百废待兴,家无余存,生活无聊。吾汉初期,君臣民众,齐心一致,在艰难度日中,奋起齐家治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

天下平定后,汉高祖深知国家困厄,四邻不睦,百姓困乏,于是限制商人中间渔利,商人不许穿丝绸,不许乘车行路,加重征收他们的租税,使他们遭遇困境,目的是重农以恢复民生,防止商人从中渔利进而阻碍社会生产力复苏。

孝惠帝、高后时期,因为天下刚刚安定,放宽了对商人的法律,然而商人子孙仍不许为官为吏。国家计算官吏俸禄和其他用度,向百姓按需收税,而山林、河川、园囿、陂地、市场的租税收入,天子以下至于大小封君汤沐邑的收入,都作为各主管官员的俸禄,不从国家经费中支出,这些积极措施惠民政策,归结于"俭廉富国,勤俭发家"。关中地区自给自足,所以从山东漕运粮食,以供给京都中的官员,每年不过数十万石。民力的耗损几乎等于零。由此才积蓄了强大的国力和殷实的民众。三,汉武帝的钱用在国内基本建设和赈灾济困之上,丰盈的国库慢慢瘪了

1,自然灾害,让汉武帝破费巨万金钱。尤其是黄河决口,汉武帝亲临现场,司马迁担土挖泥。场面十分悲壮。汉武帝作诗一阙,以道其事: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殚为河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久不返兮水维缓,宣房塞兮万福来。《史记-河渠书》

经过坚决填堵,兴修建堤成功,他筑了宣房宫临河纪念,从此梁楚之地才安宁无水灾。

洪水灾害,席卷一切

黄、淮十余岁河坝决口,梁楚之地本来多次这于洪水威胁围困,而沿河的郡县河堤坝堵河,动辄决坏,费不可胜计。其后番系想减省厎柱之漕运,于是凿穿汾河、河渠引水溉田,作者数万人;郑当时认为渭河漕渠回绕迢远,凿渠自长安至华阴,劳工数万人;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各历二三期,功未就,费用亦各巨万十数。

2,天子准备讨伐胡人,盛养马,费钱

马之来食长安者数万匹,卒牵掌者关中不足,乃调旁近郡。而胡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驷,出御府禁藏以赡之。

3,赈灾,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

于是天子遣使者汲黯前往赈灾,使者搬空郡国仓贮,以振贫民。还是不够,又向募豪富人相借贷。还是不能够救灾赈济。不得已,只好迁徙贫民于关中以西,充实朔方以南的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由国家接济。接济几年,给予产业,国家派官吏分部护之,冠盖相望。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国库大空。

4,汉武帝巡游,要花大钱

于是天子巡游向北到朔方郡,东到太山,又巡行海上,回过北部边郡,西行之后迂回,然后自中回宫归来。所过之处无不大加赏赐,以逞皇恩浩大。用去帛一百多万匹,钱、金以亿计,全由国库支出。

汉武帝茂陵里的兵马俑四"建元新政"之前的宽松政治政策,滋生了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

民间财富集中,逐渐出现豪强大族,这些豪强大族与所在地的诸侯国勾结在一起,共同对付朝廷的法令制度。是中央推行集权主义的最大障碍。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踚侈。《后汉书》本传张衡《二京赋》

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

汉高祖铲除异姓诸侯王之后,同姓王在次代之后的第二代,在"文景之治"的宽松政治形态下迅速崛起,成为威胁中央政权的最大势力。因此,汉武帝首先要整治不法王侯。吴楚七国之乱后,淮南衡山江都案成了典型案件。从中可以看出净化国内强权的打击力度。之后,汉武帝继续对外扩大战争。国库开始出现"空壳","虚圄"状态。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汉旧二十等爵位制中的第十八等)。

孝景时,上郡以西旱,也开始修订卖爵令,其价不高田以招民从事繁重的工作;对罪犯,纳粮赎罪,以恢复自由之身——得输粟县官以除罪。益造苑马以广用,而宫室列观舆马益增修无休无止,耗费均由国家开支。《史记-平准书》五,太费钱的对夷战争,耗尽了帝国仓库

大的战役有这么几场:

建元六年(前135)对闽越(东越)用兵

元鼎五年(前112)对南越用兵

元鼎六年在南越设南海、苍梧等九郡

元封元年(前110)东越降。两越战事前后二十余年。

元光五年(前130),到元封二年(前109)定西南夷,置武都、牂柯、越巂等八郡,亦历二十余年。

长城两边是战场

建元初,东越闽越相攻击。出生于会稽的朱买臣,严助力主汉武帝派兵去收服两越,汉武帝派朱买臣持节发会稽郡兵平叛,兵未至而东越臣服,朱买臣迁其民于江淮间,耗费以亿计。唐蒙,马司相如出使晓喻西南夷,夜郎,滇池等地区。耗费巨而事不功。至于朝鲜置四郡,更是连兵数年,耗财以亿计。王恢马邑设伏之后,汉匈走向长久的战争,这次战争耗空了汉武帝的国库,劳累了几乎所有的汉民族。自是以后,严助、朱买臣等招来东瓯,事两越,江淮之间萧然烦费矣。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以广巴蜀,巴蜀之民罢焉。彭吴贾灭朝鲜,置沧海之郡,则燕齐之间靡然发动。及王恢设谋马邑,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

汉武帝遣卫青霍去病连年对匈奴作战,所俘获的匈奴人的安置费及赏赐军士的资用,全由朝廷担负,每次战争之后,国家的库存虚耗小一半,连续大规模的对匈奴作战,彻底耗空了大汉民族七十余年的辛苦经积蓄。而汉武帝转向又对西域之国发动数次战争,至到霍去病卫青死后,马匹奇缺,方才停止了一段时间。

元朔元年(前122年),车骑将军卫青取匈奴河南地,筑朔方。当是时,汉朝欲打通西南夷道"用工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散币于邛僰以集之,转漕靡费,当地人苦不堪言。″东至沧海之郡,人徒之费胜于南夷。又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崤山以东各地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更加空虚。

其秋,浑邪王率数万之众来降,于是汉发车二万乘迎之。既至,受赏,赐及有功之士。是岁费凡百余巨万。

元朔五年春(前124年),汉遣大将将六将军,军十余万,击右贤王,获首虏万五千级。

明年(前123年),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得首虏万九千级。胜仗是打出来了,但要慰劳将士,安抚安置投降而来的匈奴人,都要钱,但国库里面没钱!皇帝很为难,他说:"日者,大将军攻匈奴,斩首虏万九千级,留蹛无所食。议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级十七万,凡值三十余万金。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千夫如五大夫;其有罪又减两等;爵得至乐卿,以显军功。”

军功多用等待封赏,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吏。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秏废。吏员杂乱,素质降低,残民害民,为奸作非,奔钱而来。钱,在这个时候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汉朝政府出卖武功爵,得了钱,把这次财政危机暂时化解了,却给后来各朝留下了很坏的作用和影响:政府一急,就卖官。有钱的坏人,庸人,投机取巧者因此进入官场,再侵吞国家财产,压榨黎民百姓。如此下去,成了封建社会不能长治久安的恶性循环。也因此才使这种社会制度彻底灭亡。

古代的计数和理财通用算盘六,武功爵是个什么爵?

简单地说,武功爵是为奖励军功增爵。可以进行买卖。有十一级,每一级有不同的价格。第一级为造士,老百姓出十七万钱就可以买到,买武功爵到第五等——官首时,可通过测试,候补为官吏名额,而且优先授与职位。由于当时卫青打赢了漠北战役,成了大功,朝廷要慰问将士和安置俘获的人员。而国库没钱,才想起这个来支援战争胜利的办法,也就是向民间卖爵位。当时至少要32.3万才够,因此,从第一级的十七万之后,每一级逐渐加二万,加到十一级达到三十二万余够数为止。议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级十七万,凡值三十余万金。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

而那些豪强大族,贸易商贾,那么有钱,又在干什么呢?而富商大贾或蹛财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他们在搞投机倒把,不帮国家的忙,在挖国家的墙脚。

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自孝文更造四铢钱,至是岁四十余年,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间盗钱,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则贵。

中国传统的农耕劳动场景图

孝惠高后时采取了减轻钱重,以便利流通,给了商贾机会,结果造成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局面。后来不得不逐渐增加钱重,半两→三铢→五铢,通过改铸钱、官铸钱的措施以打击商人。无疑,汉政府从中得到很多好处,尤其是改铸钱,宣布旧钱无效,使士农工商通过各种辛勤劳动换来的硬通货,一夜之间化为废铜。受害者主要是农、工、百姓,实除上是变相掠夺老百姓财产。而商人有货,有大量金钱缓冲,对商人的打击却很小,钱币多变,他们便通过“多积货逐利”;政府获利也是短暂的,但汉武帝筹到了打仗用的钱,他不在乎改不改变国家的长效经济状况。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盗铸诸金钱罪皆死。

又把盐铁收归国家专卖,实行国家垄断经济政策。

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侍中。咸阳,齐之煮盐专业户,孔仅,南阳大炼铁世家,皆致生累积千金,故郑当时推荐治钱能手给汉武帝。他们给汉武帝整钱,别有手段!

大农奏上皇帝,要求山海坡池收归国有经营,以增加赋税,充实国库,严厉打击不法商人从中捣乱。山海是天地藏物的大仓库,都应该属于少府,陛下不为私有,命属于大农丞管理。结果,是出钱买武功爵五级以上为官为吏的,转过身来干"公私兼营"的勾当。吏治日益杂乱而且腐败。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

汉武帝授权:"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

卖官爵和卖复徒法也是改变国家财政状况的权宜之计。官卖政策、强制征商才是汉武帝赖以改变财政状况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措施,他要钱去支付打仗成本,他没有钱才要想办法整钱。因此,找了一帮人才给他出谋划策。武功爵符合了时人的荣誉需求,所以,应声而出。侧面支持了汉武帝的对夷狄征讨的恢弘气势,雄才大略。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材料参考取自:

《史记-平准书》

《史记·西南夷列传》

《河渠书》

《后汉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