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教你如何在清朝,吃一次西餐

东方头条 2019-10-14 18:15:43 文化

《清稗类钞》里记载:“国人食西式之饭,曰西餐……光绪朝,都会商埠已有之。至宣统时,尤为盛行”。当时西餐的价格不菲,有时一顿饭能抵一位普通工人两个月月钱,可以想见,最初的食客自然也是非富即贵,吃西餐也就成了一种身份象征。

随着清朝国力发展,清朝逐渐和西方各国使者有了一些往来,尤其在清政府将广州确立为当时唯一对外通商口岸之后,西方各国外交使者、传教士、商人纷纷乘船跨过大洋,踏上了中国这片土地。

康乾年间,西洋风渐显

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饮食,西方人来到中国后在适应中国饮食习惯的同时也将“西餐”传了进来,于是西餐就从广州、港澳上海等其他通商口岸登陆,继而传播到内地。

清人对西餐的认知有从原始粗鄙到时尚高贵两个极端的转化,这当然也和当时清政府与世界各国之间实力、地位的转变分不开的。

康熙初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人就曾在编著的《御览西方要记》书里记录了西方的烹饪方法和饮食方式,同时也将西餐文化介绍给了康熙帝。

不过当时沉浸在“天朝之国”的“清朝贵族”对西餐实在没什么好感。尤其在他们看见过西方人用刀剑形状的餐具把泡在各种浓汤里的烤得半生不熟还渗着血水的肉一片片切下来大嚼之后,更是认为所谓的西餐都是粗鄙之人的原始饮食方式。

美食达人认定,品质保证

不过到了乾隆时期,当时有名的才子、美食家袁枚终于有幸在朋友家吃了一次西洋饼,并将制作方法记录在了《随园食单》里,书里写到:“用鸡蛋清和飞面作稠水,放碗中。打铜夹剪一把,头上作饼如碟大,上下两面铜合缝处不到一分。生烈火烘铜夹,一糊、一夹、一熯,顷刻成饼,白如雪,明如绵纸。微加冰糖、松仁屑子。”这大概是同时期较为罕见的一份认同西餐文化的文献记载了。

清朝末年,西餐黄金时代

时间一晃就到了清朝末年,“天朝”的国门最终还是没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在政治上清朝陷入一段较为“屈辱”的时期,但讽刺的是,此时西餐却终于在中国迎来第一个黄金时代。

尤其鸦片战争之后,一些中国外交官员和商人不得不开始与西方人打交道,他们自然也了第一批品尝西式菜肴的中国食客。上行下效,吃西餐这件事就变成了一件很时尚的上等享受。

西餐风气一开,便日盛一日,大家似乎也开始接受一些西式口味,西餐在中国的地位也瞬间从“野蛮人”的食物跳到了“贵族”行列。

而随着清政府逐渐日薄西山以及洋务运动的兴起,曾经被清人称呼为“野蛮人”、“夷人”的西方人,也开始被称为“洋人”、“洋大人”。一种对强者“盲目崇拜”的心态也使得曾“粗鄙不堪”的西餐,摇身一变成为时尚、富贵的象征。

当时吃西餐最多的地方还是几个港口城市,因此若是有谁从内地到港口城市探亲访友,大家多会带着去尝一尝西餐,若是谁拒绝的,则会被维新的朋友笑话一通,此时的吃西餐不仅仅是为了舌尖上那点享受,更是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地位。

西餐非人人皆可享受

所以即便到了此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西餐的味道。曾在1867年出使欧洲的张德彝就对西餐的味道极为不喜。他曾记录下自己当时在西方人轮船上的每日饮食:

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先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面包、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还有牛油、脊髓、黄薯、白饭等物。

这张菜谱清单在当下看来也许已经足够丰盛,但对于张德彝而言,滋味却实在比上自家的一个馒头,因为所有的牛羊鸡无非只是用火烤了烤,外面那层又黑又焦,里面的肉却还是生的,又腥又硬。就连鱼虾都是又酸又辣的,洋酒也又酸又苦,滋味实在难以下咽。

想来也是,作为出使官员,在国内地位可想而知,于是他们日常饮宴山珍海味、酸甜鲜香,滋味自然妙不可言,而当时的西餐对于传统的清人而言实在难以接受,而且西餐当时多用煎熬这种放大,故而在滋味上很难讨得清人喜爱。

末代皇帝,西餐的推崇者

不过当时清朝皇宫里倒是真有一位喜欢吃西餐的皇帝——溥仪,大概是因为他有一位正宗的英国师傅。尤其进入夏日后,溥仪几乎每天都会要求吃西餐,而且天天不可重复。相对当时众人眼里的“渗着血水”的重口味美食,溥仪的西餐菜单要正常得多,冷热小食轮换,口味有咸有甜,有烤牛排、猪排,也有新鲜的水果、咖啡等。

一阵西餐宫廷风吹来

这股“西餐风”在清代宫廷盛行时期主要还是集中在鸦片战争后,慈禧太后从西安落魄的回到京城后,宫廷大门就被迫放下了高贵冷艳的身段,不得不敞开大门邀请某个国家的公使或是公使夫人到宫里坐客。

为了请这些使者、使者夫人,从来不会做西餐的御厨们只能拿中餐有模有样的走了一遍西餐的形式,于是在美国传教士赫德兰笔下,晚清宫廷的西餐竟是这样的:

餐桌上铺着颜色十分艳丽的漆布,但是没有像样的桌布或餐巾,我们都用和手帕一样大小的五颜六色的花棉布做餐巾。没有鲜花,桌上的装饰主要是大盘小盘的糕点和水果。更尴尬的是,当时宫廷规矩,与慈禧太后一起用膳,除了慈禧本人,无论是皇帝、皇后,还是福晋、格格都只能站着吃。

直到1902年,美国公使妻子康格夫人邀请清廷的一票福晋、格格到美国公使馆用餐。这些格格、福晋们从餐桌怎么布置,餐巾怎么用,刀叉怎么使有样学样把西餐的用餐方式学了过来。从此以后,这股“西餐风”就从港口城市刮到宫廷,又从宫廷刮到了民间。

不过对于清代末年的普通百姓而言,西餐这样的西洋时尚,对于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生活只为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