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说中的上古时代,黄帝与炎帝分别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之间经历了长久的战争,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作为胜利者,黄帝的事迹被历史书记录下来,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而受到永久的祭拜。 长期以来,关于蚩尤及其背后的九黎的研究,往往拘囿于所谓“大一统史观”的框架而不能自拔,其看法多被讥讽为酸儒陈词,了无新意;或为近现代“民科”所蛊惑,一味标新立异,甚至出现了皇帝和蚩尤是外星人之类的说辞,各类谬论日后定皆成为他人之笑柄。 在此,笔者你从传世文献入手,从新近科技考古、分子生物学,以及部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探析炎黄部族与九黎的关系,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一、文本之中对于蚩尤及九黎部族形象的描述 由于历史久远,再加上蚩尤是战败者,我们看到的关于蚩尤及九黎部族的记述于是就或互有不同,或含糊不清,但仍能给我们提供出对这二者简要的认知。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其传世之作《史记》中,有关于蚩尤的记载,不过他是作为皇帝的配角出现的,《五帝本纪》记述如下: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在上述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一,蚩尤与黄帝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二,黄帝比较仁爱,善于团结诸侯,而蚩尤比较暴虐。 三,在黄帝还没崛起的时候,蚩尤就已经有了很强的势力,各邦国深受其害。 四,黄帝是在聚合诸侯的军队之后,才在涿鹿打败蚩尤,活捉并杀掉了他。 五,由于黄帝的赫赫武功,他取代了神龙氏成为天子,之后四帝的传承就是他的后代。 历史的文本里,由于蚩尤是战败者可能造成了蚩尤形象的负面化,但其他信息似乎可于采信。关于蚩尤的个人形象,南朝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在其所著的志怪小说《述异记》说: (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 在祖冲之的记述中,蚩尤吃铁石,形象怪异,俨然就是怪物。唐人张守节在修撰《史记正义》之时,几乎完全继承了祖冲之的观点: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张守节固化了蚩尤的形象,不过赋予了蚩尤能征善战的新特点,甚至其画像便能够威吓世人。 汉代画像石中的蚩尤形象 传说蚩尤是九黎部族联盟的首领,“黎”为“夷”的变音,《礼记·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夷有九种,曰畎夷、於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九在古文中一般是虚数,言其多也,其数并不可取。周代的《礼记·王制》对于“夷”字有这样的解释: 中国(方位概念,居天下之中)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是古人的一种灭称),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不难看出,在古代的文献中,夷是居住在中原民族(自称夏)东方部族的概称,他们被描绘成野蛮、披发、纹身,生食的形象,仿佛就是文明世界的所遇到的原始部族。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越高,其武器就会越先进,那么他们的高等文明对于低等文明甚至就有碾压的能力,但是黄帝在与蚩尤的战斗中,双方都是部落(方国)联盟性质的战斗,双方斗争一度非常激烈,并非是轻易取胜。这就与我们的既有印象不同了,九黎究竟是什么的样的文明状态,他们为什么会成为中原文明的劲敌?这需要从九黎民族来源、经济制度说起。 二、“九黎”的民族渊源与经济基础 (一)“九黎”的分布范围与族源 “九黎”或“九夷”是先秦时期中原王朝对于东方滨海地域生活的部族的一种泛称。《汉书·地理志》述齐地之史事风俗, 谓:“ (齐) 太公以齐地负海舃卤, 少五谷而人口寡, 乃劝以女工之业, 通鱼盐之利, 而人物辐凑。”又述吴地山川湖泽之利, 谓:“吴东有海盐章山之铜, 三江五湖之利 “会稽海外有东鳀人, 分为二十余国, 以岁时来献见云。”至于粤 (越) 地, 则“处近海, 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湊, 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 而合浦徐闻以南海中之“大州”, “东西南北方千里, 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厓郡。民皆服布如单被, 穿中央为贯头。男子耕农, 种禾稻纻麻, 女子桑蚕织绩……”。 炎黄时期中国主要部族的活动范围图 根据此类记载, 结合相关史事及考古发现, 我们大抵可以描绘出中国古代早期滨海地域之经济形态、开发进程及王朝国家海疆控制体系之建立, 或可大略知之。我们也不难发现,距今两千年前,沿海地域的民众在生活、生产、服饰、饮食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滨海地域的民族上至齐鲁,南及海南、交趾,实际上已经覆盖了现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和越南的大部分地区。“九黎”部族应该与百越,乃至东南亚地方的民族有较为亲近的关系。 (二)“九黎”的经济生活 “九黎”部族是一种稻作民族。据近年中美联合考古团队对于江西吊桶环遗址和湖南道县玉蟾台遗址发掘研究,早在1.3万年年,中国人在长江中原地区已经有栽培水稻,之后逐渐向外扩展。沿海地方的“九黎”也因地理气候之便接受了稻作文化,迅速发展起来。下图便是栽培稻的传播范围。 栽培稻的传播范围图 通过上图不难发现,稻作农业的范围基本上限制在黄河以南,沿海地区的出现稻作农业时间稍晚,但也在距今4500至5000年作用普遍种植了水稻,其范围也就是我们所说九黎的活动范围。虽说九黎接受稻作农业稍晚,但其在距今五千多年左右的农业生产上已经超越了湖广地区的“原作者”。 良渚遗址坐落于浙江太湖地区,它可以视为九黎的代表。据2015年, 以2009年岗公岭水坝的发现为契机, 经多方调查发掘和分析, 相关部门确认在良渚古城外围的北面和西面, 存在着一个由秋坞、石坞、蜜蜂弄等10条堤坝以及长约5km的塘山长堤共计11条坝体共同构成的古代水利系统。 该水利系统占地辽阔, 雄伟异常, 其土方面积据测算高达260万m, 控制范围达100多km, 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兼具防洪、防潮、航运、灌溉和滩涂围垦等综合功能。水利设施的完备早就良渚发达的农业。2012年,考古人员在良渚莫角山宫殿区东侧的斜坡上,发现了一个埋藏有碳化稻谷的大型灰坑,仅此一处的碳化稻的重量就到2.6万斤! 三、九黎部族文明程度与对外扩张的考察 “九黎”范围虽广,但其核心却在江淮流域,特别是在约公元前3300年,其核心由淮河流域的巢湖地区转移到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地区,也就是吴越地区。“九黎”的文明程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不亚于黄河流域的。 据考古发掘显示,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的演进,从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伴随着栽培水稻的出现,其社会经历了一个跳跃式的发展过程。其表现如下两端: (1)精细稻作农业技术的成熟。除了上文说到的庞大的水利设施,良渚还有很多的农具,甚至出现了大型的石犁,说明其已经掌握了服驭畜力的技术。这些保证了良渚社会拥有更多的粮食储备。 (2)极为复杂的社会阶层划分和严重宗教崇拜。农业的发达产生了大量的粮食剩余,这也促使了政治领袖和巫祝祭司等职业的出现,而这两个职业则强化了民众对于宗教的依赖。良渚的玉器上雕刻着一种前篇一律的神人兽面纹神徽,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神格化的祖先崇拜,与其他古文明多神的自然崇拜不同的是,只有良渚地区有此特点。这一现象说明,良渚社会里的权力的价钱和集中、统一的宗教思想的形成,乃至社会重心的转移迁徙,都是出自人为的精心干预。但是,导致良渚悲剧的原因就出自这里。 良渚神人兽面纹神徽,蚩尤石刻像,印地安祭司的形象组图 上图的神徽与蚩尤的形象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蚩尤之所以能够成为九黎部族的首领,在宗教气息弥漫的社会中,他很可能就是一位拥有强大权力的大祭司,他在战场上戴着神人兽面的面具(或配饰),他们认为这样作可以带来神力。 而这样做法,并非是无稽之谈,印第安人的祭司,为了突显自己的形象,也常常有着类似的装束。这样的装饰虽然使人看着威猛一些,但却被中原的部族所认同,于是蚩尤便视为怪物。 由于良渚为代表的九黎是一个等级分明、分工精细、组织严密的社会,因而他的能量是空前强大的。正是在这个基础,良渚社会开始向外扩张。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天靠近山东苏北地区,突然出现了一批具有良渚文化特征的聚落。 有研究者认为,这批聚落是良渚集团一支远征军的遗迹。这支远征部队,给北方的粟作部族带来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黄帝在战胜炎帝,成为粟作部落联盟的共同的首领之后,为解除威胁,炎黄部族与稻作的九黎族族的战争便不可避免了。 余论 “九黎”或“九夷”是先秦时期中原王朝对于东方滨海地域生活的部族的一种泛称,其核心是在长江下游地区,他们创造了繁盛的稻作文明,他们组织严密而又极为迷信,祭司阶层控制了整个社会,而蚩尤便是九黎部族的大祭司。 蚩尤与黄帝的战争,其原因就是因为九黎部族的北进。由于大祭司蚩尤处于社会活动的核心位置,一旦蚩尤的战死,也就意味着九黎神权信仰的崩塌,部落联盟亦随之崩解。无法构建组织合力的九黎部族虽然在日后还能对中原王朝产生一定的威胁,但其却难以复制出昔日辉煌的文明。 黄帝与蚩尤战争的结果,一方面使得滨海文明的发展陷入停滞。考古学显示,在文明进程前进颇快,力量强大的良渚文化,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突然崩溃,此后,长江下游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一片文明的空白,直到近两千年后,才有吴越的相继崛起。 另一方面,黄帝的胜利,则标志着较为人文一方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文明从根源上避免了沉溺于宗教迷信中去。虽然九黎巨型的部族联盟在蚩尤死后崩解,但其各部的分支却延续下来,在先秦时代,乃至之后的岁月中,一直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走向。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1年版。 [日]泷川资言:《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佚存》,中华书局2019年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鲁西奇:《汉唐时期滨海地域的社会与文化》,《历史研究》2019年第3期。 南京博物院:《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3年。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盐城市文管会等:《江苏阜宁陆庄遗址》,《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