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视角 好吧,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在很多电视剧里,都存在这个问题,明明忠臣都受尽磨难,经常被误会、被贬谪;而奸臣总是被重要,明明出的都是馊主意,皇上还偏偏要偏听偏信、额外重用。 通常遇到这种桥段的时候,真的是阑干拍断,恨不能自己钻进电视,现场戳穿奸臣,痛斥皇上愚钝。 在《康熙王朝》里,索额图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野心和阴谋的人,利欲熏心的既得利益者。 为了自己的富贵荣华,不惜设局,利用红玉控制假朱三太子杨启隆和真太子胤礽。在康熙西征准噶尔的途中,得了疟疾、生病时,也就是康熙最危难的时候,策划胤礽提前继位,想取而代之。 可谓用心不能说不歹毒。但是索额图平时在朝廷里,和明珠明争暗斗,争权夺利。除了在康熙亲政的事情上,表示支持过康熙,其他几乎没有给康熙出过一次靠谱的主意,没有干过一件有功劳的事情。 平三藩的时候,索额图反对撤藩;为了笼络争取他的团结,康熙在周培公的提议下,立了胤礽为太子。而最终三藩平定,周培公却受他和明珠诬陷,被康熙雪藏到了盛京。 收台湾的时候,索额图和明珠简直就像一对小丑,明珠提倡抚,他就提倡剿。最后带着普赖的八旗水师,败得一塌糊涂。反而把脏帽子扣在施琅头上。 为了让康熙采纳自己剿平台湾的方案,不惜让兵部扣留姚启圣平台方案的奏折。真可谓为了自己的私欲,不管身后洪水滔天。 但是历史也好,生活也罢,情境远比剧中要复杂得多得多。 应该说《康熙王朝》里,索额图这个角色更多的是因为剧情需要,因为“明索党争”也是《康熙王朝》的一个主线,贯穿于各个历史事件。 这样的人物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所以他前半生的所有努力和功绩,都会被刻意抹去,而污点会被彻底记录。 可以说撇开角色因素,还原正史人物,索额图的实际功绩是非常大的,他在康熙擒鳌拜、平三藩、西征准噶尔的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特别是擒鳌拜,可以说整个过程由索额图策划不为过,康熙在前期逐步掌握实权的过程中,赫舍里家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平三藩的过程中,虽然索额图一开始反对。但是一旦康熙下定决心撤藩的时候,基本上军事、用人上统筹,坐镇大本营、运筹帷幄,实际都是索额图。 西征准噶尔的时候,皇长子胤禔、包括后来的佟国维都曾经做过索额图的手下。索额图负责与沙俄谈判的《尼布楚条约》,即便到最后康熙宣布索额图为本朝“第一罪人”,把他圈禁饿死,也是曾任这个功劳的。 所以实际上索额图这个人对于康熙而言,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卷入了储位的“夺嫡之争”,他就是一个功臣。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剧中索额图一直出馊主意,但是康熙还那么重用他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