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吴王阖闾的称霸事业,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左膀右臂——伍子胥和伯嚭。 伯嚭与伍子胥的背景是很相似的,只不过他由楚国奔吴的时间相对较晚。事情的起因是伯嚭的祖父与楚国郤宛是同党,后来因为费无极陷害郤宛,同党伯氏被迫出奔,所以伯嚭就到了吴国,并且做了吴国大夫。他一心复仇,全心全意地服侍吴王阖闾以对抗楚国。 《东周列国·春秋篇》吴王阖闾剧照 目前看来,这对于吴王阖闾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身边除了伍子胥之外,又多了一位了解楚国的能人。 在《吴越春秋》的记录中,伯嚭因为家族先人受戮,寻伍子胥的脚步前来投奔吴国。伯嚭协助吴国,朝夕为训练吴军尽力,且在“入郢之战”中有很大的功劳。到了吴王夫差时期,在《吴越春秋》和《史记》中,伯嚭的形象则变成了——养尊处优、爱财重色,他成了蒙蔽吴王夫差,挑拨伍子胥和吴君关系的小人。 令人不胜唏嘘的是,在伍子胥去世之后,吴王夫差也跟着成了亡国之君。但是《左传》中伯嚭的形象,并非如《史记》和《吴越春秋》中所叙述的那般残暴、陷害忠良,也没有明确的收受贿赂的记录。他的结局,也并不是死于越王勾践之手,而是以降臣的身份侍奉越国。 伯嚭虽然不像小说所言的那样罪大恶极,但是从鲁哀公七年伯嚭召季康子,子贡言:“岂以为礼?畏大国也。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以及“反自鄫,以吴为无能为也。”都可以看出伯嚭并非是一位知“礼”制、有远见、具备外交才能之臣,他与“无礼”的君主吴王夫差,正好如出一辙。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伯嚭和伍子胥,二人虽然都是楚人,但是他们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而他们的性格决定了各自的命运。 《东周列国·春秋篇》吴王夫差剧照 《越绝书》曾记载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时,王孙骆不敢进忠言,而当吴王要杀太宰嚭时,王孙骆则明确地反对道:“不可!王若杀之,是杀二胥矣”。由此可知,太宰嚭在吴国的地位,与伍子胥一样重要。也有可能是王孙骆害怕自己会被伯嚭的同党灭口。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可以知晓,在吴王夫差时期,伯嚭必然处于得势的状况之中。 我们都知道,在吴王阖闾执政时期,伍子胥的地位是高于伯嚭的;到了吴王夫差执政时期,伯嚭却比伍子胥更被君主看重。二人的行为和命运是完全不同的:身为吴国臣子,伍子胥尽心到了最后一刻;伯嚭则变成了重赂轻义、陷害忠良、导致灭国的奸臣。 伍子胥为人精诚廉洁,“外明而知时”,他面对即将身死的处境,依旧“不隐君之过”,可谓是正言忠君,为吴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型;至于伯嚭,他的智商虽然高,但是“愚”,他巧言令色,善用阴谋诡计来侍奉君主,可谓是“残国伤君之佞臣”。 《东周列国·春秋篇》伍子胥剧照 我们都知道,吴国之所能够成就霸业,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吴王阖闾独到的“用人眼光”。伍子胥出现时,吴王阖闾如获至宝——“阖闾从之,楚于是乎始病”。太史公赞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吴王阖闾挑选人才、使用人才的眼光,是楚国所不能及的。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出,是否能够用对人才,比凭借个人之力还要关键。春秋时期,“楚才晋用”等事例,也说明国君选才善任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礼贤下士者掌握天下,如:齐桓公身边的鲍叔牙、隰朋等人,都是能够治理国家的杰出人物,特别是管仲,齐桓公对管仲不计前嫌,采纳了一系列由管仲提出的治国方略和革新措施;楚庄王委派敢于冒死进谏的伍参、苏从主持国务,最终“一鸣惊人”,使楚国强盛;秦穆公重用百里奚,委以国政,使秦国内外安定,国力充实。 《东周列国·春秋篇》齐桓公剧照 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君王身边,必须有许多忠勇刚烈的大臣辅佐。在吴王阖闾的身边,就有来自楚国的伍子胥、伯嚭作为左膀右臂来治理国家。然而,吴王夫差即位后,他一意孤行,不听五十年老臣伍子胥之劝,失去了歼灭越国的最佳时机。不仅如此,他还将伍子胥赐死,最终导致吴国逐渐衰败并覆灭。 从吴国的兴盛衰亡史中,就可以看出,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对于一个国家和君主来说,是多么的关键。 伍子胥在临死之前曾预言吴国天命短暂,如果我们剖析伍子胥的心中所想,那一定是——吴王夫差亲小人、远贤臣,不愿意“近取胜”,反而“远取祸”。正如伍子胥所言,吴国的衰亡,也就成了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