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商鞅的结局和韩国的变法

东方头条 2019-10-01 13:31:02 文化

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强大起来。魏国在马陵之战失败后,公孙鞅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之间,不是秦国吞并魏国,就是魏国吞并秦国,为什么这样说?魏国的西部地势险要,占据崤山以东的有利地形。形势有利就向西进犯秦国,不利就向东扩展领土。现在秦国国力昌盛,而魏国被齐国打败,借此机会可以攻打魏国。魏国一旦抵挡不住秦国,必然向东撤,这样秦国就可以占据黄河和崤山有利地形,向东可以控制东方的诸侯,这是可以统一天下的大业啊!”这里商鞅已经给秦国制定了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所以秦国统一天下的脚步应该从这里开始的。

秦孝公于是派公孙鞅带兵进攻魏国,魏国派公子卬迎击。公孙鞅在魏国的时候认识公子卬,他给公子卬写了一封信,说我当初和你相处得很愉快,现在不幸战场上相见,我不忍心看到刀兵相见,所以请你来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喝几杯酒,然后各自撤兵。公子卬觉得公孙鞅说的对,于是就去了。没想到公孙鞅却突然抓住了公子卬,然后攻打魏军,魏军因此大败。魏惠王没有办法,只好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秦孝公把商地封给了公孙鞅,所以后来就叫他商鞅。

但商鞅最后的下场却不好。秦孝公去世后,太子继位,就是秦惠文王。受过处罚的太子老师等人马上向秦惠文王告状,说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境,已经是晚上了,想住店。店主人说:“商君有令,让没有证件的人住店,店主人要连带判罪。”商鞅只好逃到魏国,但魏国人恨商鞅恨得不得了,就把商鞅送回了秦国。秦惠文王对商鞅使用车裂之刑(就是五马分尸)。

车裂

​其实,吴起变法与商鞅变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得到了国君的支持,都遇到了旧势力的反扑,变法者的下场都不好等等。然而最终吴起的变法没有成功,商鞅的变法却成功了,当然这里的原因很复杂。简单说,首先一个吴起的变法时间太短,只有四五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让变法深入人心很难,商鞅的变法却经历了二十多年。第二是吴起的变法主要针对贵族阶层和军队,目的是打击旧贵族。而商鞅变法涉及士、农、工、商各个阶层,面要广得多,而且商鞅变法让平民百姓有了出头之日,让农民可以安心耕种,这样的政策是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的。第三是楚国的旧贵族势力远比秦国的强大,像吴起这样没有把楚国的情况摸透,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很难成功。还有就是对于国家发展的方针或战略,商鞅有而吴起似乎并没有。如果没有这样的方针或战略,一旦支持变法的国君去世了,继任者就比较迷茫,对于新法的态度就不那么坚定。

再说说韩国的变法。讲变法之前,先讲个关于刺客的故事。刺客名叫聂政,为了躲避仇人和母亲、姐姐逃到齐国,宰杀牲畜过日子。韩国濮阳有个人叫严仲子,侍奉韩哀侯,他和国相侠累结仇了。严仲子怕侠累迫害他,所以跑了。他到处找能帮他报仇的人。后来到了齐国,听说聂政是个勇士,多次登门拜访。有一次聂政母亲做寿,严仲子献上两百斤黄金祝寿。聂政不敢接受,严仲子说:“我有个仇人,我到了许多国家都没有找到能为我报仇的人。来到齐国后,我听说你很重义气,所以想跟你交个朋友。”聂政说:“我在市场上做屠夫,就是为了侍奉母亲。只要母亲还健在,我不敢答应你。”

​等到母亲去世,聂政到濮阳找到严仲子,答应帮他报仇。严仲子就告诉他仇人是侠累,侠累是韩国国君的叔父,势力很大,我想要派人刺杀,始终没有得手,现在你答应下来,请让我派壮士帮你。聂政说:“人多了反而会走漏消息。”所以一个人去了。

国相侠累正坐在堂上,两边卫士很多,聂政径直而入,刺杀侠累。聂政刺杀成功后,毁掉了自己的面容,挖出眼睛,剖开独自,流出肠子,然后才死(这里不明白的是聂政怎么能这么轻易就进去,杀掉国相,而且之后又能这么从容地掩盖身份)。

聂政死后,尸体被放在街上,官府出赏金调查凶手是谁,可没有人知道。聂政的姐姐听说有人刺杀韩国的国相,来到韩国,看到尸体后,马上辨认出是自己的弟弟,于是趴在尸体上痛哭。街上的人劝她,官府在悬赏认尸,你快跑吧。他姐姐说:“勇士本来就应该替知己的人牺牲生命。现在我弟弟为了避免牵连到我们,毁坏自己的面容身体,我怎么能怕引来杀身之祸,而永远埋没弟弟的名声呢!”她因为过度悲伤死在了聂政身边。

申不害

​就在韩哀侯时,韩国灭掉了郑国。当时韩国的政治混乱,韩哀侯想改变这种局面。当时被灭掉的郑国有个人叫申不害,这会就成了韩国的官员。韩哀侯在位的时间很短,只有三年,他的儿子在位时间也不长,然后就传到韩昭侯手里。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韩国,韩昭侯束手无策,申不害建议韩昭侯执圭(臣下朝见天子的礼仪)去见魏惠王,因为魏国强大,看到韩国来朝见,一定会心满意足。韩昭侯采纳了他的意见,魏国果然撤兵了。过了一年,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邯郸,赵国向韩国求援,韩昭侯拿不定主意,问申不害。申不害说:“这是国之大事,等我好好考虑一下再答复您。”然后申不害鼓动韩国的两个大臣,让他们向韩昭侯进言,自己暗中观察韩昭侯的态度。等摸清了韩昭侯的心思,就建议他联合齐国,出兵救赵。韩昭侯觉得申不害是个人才,就提拔他为国相,进行改革。

申不害的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强君主集权,一个是整顿官吏队伍。怎么加强君主权力?申不害的办法是用“术”,就是驾驭臣下的办法。这里说个韩昭侯用“术”的故事。有一次,韩昭侯派人到县里巡视。这人回来,韩昭侯问:“看到什么?”这人说:“看到南门外有小黄牛在路边吃禾苗。”韩昭侯对他说:“我问你的话不要对外说。”然后下令:“现在正是禾苗生长的时候,本来就有命令禁止牛马进入农田里,但官员们不当回事,有很多牛马进入到农田里了,立刻把这个数目报上来。”于是东西北三面都报上来了。韩昭侯说:“还没有报全。”官员们再去查,才发现了南门外的小黄牛,于是认为韩昭侯什么都清楚,不能够欺骗他,就都小心翼翼地做事。这样的变革固然能够加强国君对国家的管理,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韩国贫弱的事实。所以当韩昭侯死后,韩国就衰弱下去了,特别是秦国强大起来后,韩国就成了秦国进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