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博物馆的青铜器名字你能叫上的有几个?

东方头条 2019-09-30 00:02:38 文化

常去博物馆的人也许会有一种感受,藏品说明牌上的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次参观;陌生的是,不会读、分不清。

比如:盉、簋、甗、戣、罍、鬲、匜、彝、卮、盨、觚、觯、斝……

事实上,有些博物馆并没有相应的拼音或注释,即使有也很难说清它们的意思与用途。

觥(gōng)

《说文.角部》:“觵(gōng),兕(sì)牛角,可以饮者也。”

《诗疏》引《韩诗》亦云:“兕觥以兕角为之”

【功能】 古代盛酒器。《说文》记载,觥是兕牛角做的饮具。兕,是传说中的瑞兽,古书中也指犀牛。所以觥最初是由兽角制成,后来渐渐有了木制和铜制的。它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

觥的容量较大,有说五升,有说七升,是饮酒器中最大的,常用来罚酒。

【特征】 通常为椭圆形或方形器身;上有提梁;一般多为圈足,也有四足的;带有兽头形的盖子。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造型比较多,龙、鸟、牛、羊等各种兽形。

觥的花纹与同时代且同是兽形的牺尊很相似。差别在于,觥的兽颈部做成流槽,便于倒酒,而牺尊是敞口的。

觚(gū)

《说文.角部》:“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日觞受三升者谓之觚。”

【功能】 古代的饮酒器和礼器。最早发现于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到西周中期变得罕见。觚也有陶制,多为随葬品。觚是有固定容量的,有说三升,有说二升。《说文》 中说“觞受三升”;《礼记•礼器》有注:“凡觞,一升日爵,二升日觚,三升曰觯,四升日角,五升曰散(斝)。

【特征】 通常为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即喇叭状的高圈足,喇叭形敞口,细长器身,细腰。

商代还有一种十分相似的觚形尊。两者区别是觚瘦高、腹腰细,圈足高;觚形尊相对较粗,腹部曲率较小,圈足较低且外撇,比觚要高大。

斝(jiǎ)

《说文.角部》:“斝,玉爵也。夏曰盏,般日斝,周曰爵。”

《诗.大雅.行苇》:“或献或酢, 洗爵奠學。”

【功能】 古代中国先民用于盛酒或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由新石器时代陶学发展而成,初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

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作为礼器的斝,与礼书上的“散”是同一种。因其初为玉制,故后世珍贵的玉饮器常通称为斝。《礼记•礼器》日:“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斝) ”,说明斝的地位在爵之后。

【特征】 通常为三足,一錾,两柱,侈口。即有三只长长的杯脚,侧边一个把手,口沿有两只柱,器口多为广口的圆形喇叭状。

斝和酒器爵比较相似,斝比爵大。主要区别在口部,爵前有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而晕无流无尾。

鐎(jiāo)

《中国金石学概要》:“鐎斗,温器也。三足有柄,所以煮物……枪又鐎斗之别名,枪即铛也。用之於军中者,则谓之刁斗。

【功能】 錐,也叫鐎斗、刁斗。多种用途,最初是军旅用的青铜器具,可以作为发军粮的量具(每只容量一斗);因为可以加热,同时也是行军中煮饭的用具;到了夜间巡逻的时候士兵会敲击它,发出声响起到警示作用。

作为一种可盛可煮、方便使用的多功能器皿,鐎斗流行于两汉到魏晋的时期,后来还被用来煮酒、汤粥和茶水,一直延续到南北朝、隋唐。到了宋代,瓷器工艺成熟,鐎斗便逐渐消失了。在北宋末期,鐎斗就已成收藏品,是金石学家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参照物了。

【特征】 鐎最明显的特征是三足、有柄。

常见的器形圆口深腹,像一个小盆;一侧有长柄,扬起的柄首常铸成龙、虎、麒麟的兽头状;另一侧有斜向上翘的流,方便倒出液体。底部的三足也常被做成兽足形状,与兽形长柄呼应,整个造型像一只矫首挺胸的猛兽。

戣(kuí)

《说文》:“戣,周制侍臣执戣立于东垂兵也。从戈,癸声。”

《书•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qú),立于西垂。

《孔传》:戣、瞿,皆戟属。立于东西下之阶上。

【功能】 古代一种变形的戈类兵器,功能与戈相似。戈是商代和战国时期最主要的兵器,流行区域非常广泛。戣的分布却比较局限,商周时期在四川等西部地区比较流行。秦代开始,戈逐步被戟和矛取代,因此也有介绍戣是戟类武器的说法。

从《说文》、《孔传》等对戣的记载,可以看出戣当时更多地被看做是一种周礼的礼器。在征伐的礼仪中,侍臣会拿着戣,站在仪式区域东方的角落上。

商代曾经有石戣的记载,文字记载极少,至今未出土过实物。绝大多数的戣都是青铜材质的,装有长柄,但是存世实物已十分罕见。

【特征】 戣,是援的部分做成三角形的戈。它不仅有尖,两面刃,中间还有孔,援的部分比较宽,形状象等腰三角形。

戕(qiāng)

《说文》:“新,方銎斧也。”

《诗•幽风•七月》:“取彼斧戕,以伐远扬。”

【功能和特征】 古代的兵器和劳作工具,类似斧。差别是装柄的孔是方形的。不仅可以用来砍凿树木,还可以用来挖掘植物块根和作战对敌。如《诗•幽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戕。”斧、戕,泛指兵器。

盨(xǔ)

《说文解字》皿部:“盨,杠盨,负载器也。”

【功能】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

【特征】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

觞(shāng)

《说文》:“觞,爵实曰觞,虚日觯。”

《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又饮人以酒亦曰筋。”

【功能】 古代的盛酒和羹的器皿。用觞饮酒时,常有敬酒动作。最早出现于战国,多为木胎漆器,也有铜、金银、玉等材质。与当时青铜爵比起来,漆器的觞灵活小巧又价格便宜,广受欢迎,一直延用至魏晋时期。

古代民间有“曲水流觞”的习俗。农历三月,人们坐在河渠两旁,上流放置的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本意为驱灾避祸,后也为文人们诗酒唱酬的娱乐项目。

【特征】 觞的外形扁椭圆、浅腹、平底、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口缘两侧各有一个半月形握把,像鸟的双翼,因此也称为“羽觞”、“羽杯”,现在博物馆里常见的“耳杯”也是觞。

殳(shū)

《周礼》:“受以积竹、八解,长丈二尺,建于兵车。”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执殳而立于道左。”

《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功能】 殳,是一种古代兵器。最初,用竹木做成,用来抵御毒蛇猛兽的攻击。周朝时出现了青铜殳,战斗力大幅提升,成了车战重要的五种兵器之一。后来,殳的下部增设带有尖刺的铜球,不仅能刺杀,还能锤击,威力颇大。战国末期,殳逐渐退出了战场,成为仪仗兵器。古代举行一些大型庆祝活动时,有殳仗队和兵甲游行接受检阅。殳仗队,就是后来的仪仗队。汉朝以后,殳逐渐被淘汰。

【特征】 分锐殳、晋殳两种。

锐殳用于实战,上部有锋利的三棱刃、 有的下部有带刺的铜球;

晋殳用于仪仗,前端没有锋刃,仅有铜套。本文封面中的殳,就是晋殳。

甗(yǎn)

《汉书•百官表》:昆甗研,善升甗。

颜师古云:善升觑者,谓山形如甑(zèng)。

【功能】 先秦时期的蒸食的炊具,相当于现代的蒸锅。在商至汉代又作为礼器。

【特征】 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盛食物的甑( zèng),即底部有穿孔的算子,也就是现在的蒸屉;下部是可以用来加热煮水的鬲。

甑+鬲的组合,就成了甗。甗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初为陶质。商代开始有了铜甗。多为圆形,甑鬲一体,直耳柄,广口,束腰,袋状腹腔,袋足或柱形足。早期花纹比较简单,晚期多刻兽面纹。西周时期出现了甑与鬲分体式,有些使用附耳。中期出现了方形的甗。春秋之后多为分体式,且甑演变成口径远大于底径的斜腹式。

彝(yí)

《说文》:“宗庙常器也。……廾持米,器中宝也。”

《尔雅》:“彝、卣、罍,器也。郭璞注:皆盛酒尊,彝其总名。

《周礼》:“六彝:鸡彝、鸟彝、黄彝、虎彝、虫彝、斝彝。以待裸将之礼。

【功能】 古代盛酒的酒器,也作礼器。最早发现的商代早期的彝,是陶质制品,到商代晚期制造了大量青铜彝,西周中期之后便逐渐消失了。彝,也泛指宗庙祭祀时常的各种礼器的总称。鸡彝,即指益;鸟彝,即指爵;黄彝,即指觥或觵;虎彝,即指虎首四足的觥;虫彝,即指鐎类器,斝彝,即指斝。彝类礼器,体积越小越尊贵。

【特征】 作为酒器的彝,一般呈方形,也称方彝。特征是长方形器身,有上小底大的盖子,盖的屋脊形的四角和中部有扉棱,盖顶肩两边为扉棱,为斜坡式屋顶形。直口,直腹,圈足,大部分的圈足上每边有一个缺口。

卣(yǒu)

《尔雅》:“卣,中尊也。”

郭璞注云:“尊彝为上, 鼎为下,卣居中。”

【功能】 古代盛酒器。具体出现的时间尚未明确,在商代跟西周时期比较盛行。

古人认为,卣在盛酒器中算中等大小,个头比“疊”小点,比“彝”大点。

【特征】 通常为椭圆口、深腹腔、圈足、有盖、有提梁。

卣的形状比较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商朝多椭圆形,西周多圆形。清朝时期流行制造仿古器,材质比较多样,玉的、竹的、瓷器的都有。

钺(yuè)

《说文》:“钺,大斧也,一名天戉。”“大者称钺,小者称斧。”

《书•顾命》:“钺、铖同兵类,脱眙斧。大者钺、小者铖。一人冕执钺,一人冠执铖。”

【功能】 钺,由斧发展而来,比斧大,是古代的武器、刑具和典礼或出行时的仪杖用具。

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石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过玉钺,商代开始才有青铜钺。钺体型笨重,杀伤力不如刀戈,因此更多被当做礼兵器,只有天子和较大的奴隶主贵族才有用钺的特权,相当于西方的权杖。到了唐代,改良后的长柄钺是主要的步兵武器,对付骑兵非常有效。但是宋代之后,钺还是退出了战争兵器的行列,只在祭祀时或是行刑时使用,或是作为具有削、砍功能的生活用具。

【特征】 钺的造型,与斧十分相似,差别在大小上,《十八般武艺全书》记载很详细:钺头较斧大之三分,钺杆比斧杆约长50厘米。另外,钺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斧刃则比钺窄。

卮(zhī)

《说文》:“卮,圜器也”

《玉篇》:“酒浆器也。受四升。”

《前汉•高帝纪》:“上(高祖)奉玉卮,为太上皇寿。

【功能】 古代盛酒用的器皿,产生于战国末期,流行与秦汉时期,容量为四升。

铜卮、漆卮在汉代较为常见。玉卮罕见,属珍贵酒器,一般用于隆重的场合或酒宴。汉代以后,酒卮变得少见。

【特征】 东汉郑玄在《礼记》中注解卮:"圈,屈木所为”。说明卮原是用薄木片卷成圆筒形制成的器物。

此后卮也一直保持直壁、深腹的圆筒形器身,底部多有三只足,一侧有銴(zhì)耳,有些有盖,有些无盖。

觯(zhì)

《礼记.礼器》:“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郑玄注:“凡饮酒时,三升曰觯。”

【功能】 古代盛酒用的器皿,也是一种礼器。

《礼记》中记载,“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可见是地位较高的酒器,为身份高贵者所用。觯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在西周时期,当觚逐渐变得细长,与爵等酒器不太相配,觯便取代觚,成为酒器组合中的核心成员。

【特征】 觯的造型并不统一,有扁体,也有圆体;有的有盖,有的无盖。且在不同时期,造型差别也较大。商代的觯,圆腹、侈口、圈足;大多有盖子。看起来像个瓶子。西周时期,出现了方柱形、四角圆的造型。春秋时期,虽仍是侈口、圈足,但器形细长很像觚,名字也改成了“鍴(duān) ”。

胄(zhòu)

《说文》:“胄,兜鍪也。”

《马•说封》:“离为甲胄。”

《书。伪说命》:“惟甲胄起戎。”

【功能】 胄,秦汉之前的头颈防护装备。“甲胄”是古代防护装具的概称,甲用来保护身体其他部位,头盔式的胄则是防护头颈。最早的胄是兽皮材质。商代出现青铜胄后,防护效果有了质的提升,大受欢迎。东周时期,轻便灵活的铁胄取代了青铜胄。到了战国,这种头部护具被称为“兜鍪(móu)”,北宋改称“头鍪”,宋以后才被人们普遍称为“盔”,也就是后来的头盔。

【特征】 根据材质不同,分皮胄、青铜胄和铁胄,早期常由甲片编缀而成。外观像“鍪”(当时的锅)。

俎(zǔ)

《说文》:“俎,礼俎也。从半肉在且上。”

《礼记•明堂位》:“俎,有虞氏以梡(kuǎn),夏后氏以嶡(jué),殷以椇(jǔ),周以房俎。”

【功能】 俎,古老的礼器和实用器。文献记载中上古时代有虞氏部落中就有了俎。古人祭祀时用它来切割和盛放祭品,还在上面刻铭文,记录祭祀的情形。后来也用在宴请时摆放肉食。商周时期,青铜俎的多少,甚至代表了身份尊卑。最高时,王一人在宴会中使用九俎。俎上的案盘正是砧板的雏形。俎的形制,也奠定了桌几的样式,是桌案类家具的始祖。

【特征】 基本特征是四角方形、上有案盘、两端有足。

看完是不是觉着自己长见识了?

图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