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从张国立演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看到康熙爷喜欢下访民间,通过亲身经历知道各县、州官员是否为非作歹。然后回北京命令兵部尚书彻查,该杀头的杀头,该撤职的撤职。不得不说这些都是具有很浓的演义色彩,并不可信。当那么大官连皇帝都认不出来,这皇帝做得也太没存在感了!但历史上,康熙爷确实六下江南过但不是微服。他这么兴师动众地到底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康熙六下江南做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康熙爷从康熙23年到康熙46年共24年,520天前后6次下江南。每次下江南并不是影视剧中那样穿个便服,化名四爷带个小跟班走街串巷地考察乡土民情。而是声势浩大,把排场弄得很隆重。各州、县最高官员提前建好行宫然后携带下属官员,自己家属穿戴整齐地迎接。他是把声势造得越响越好。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皇帝来看他们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人问他这样跟乾隆爷有什么区别?劳民伤财,炫耀自己。他们俩还真不一样。我们知道,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辛勤治理,到了乾隆时期国家稳定,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乾隆爷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四处旅游,让百姓们瞻仰他的龙威,他主要体现在“炫”字。而他爷爷康熙爷就不一样了。从太祖皇帝努尔哈赤起兵建立后金到康熙22年统一台湾这整整100年期间,太祖皇帝手持武器屠杀汉儒,皇太极六掠中原,多尔衮推行剃发政策,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些都导致了这100年期间满汉之间很深的仇恨。虽然全国统一了但国内并不安定,所以他六下江南的目的之一就是解满汉间的文化结。 康熙是大清朝第一个穿过长江,到达江浙一带的皇帝,途径六条大江大河。他这么劳民伤财就是为了他的宏愿:康熙帝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念了1000多遍的论语使他对孔子有崇高的印象,他首先来到山东曲阜,孔子的第六十七孙,文宣王孔毓圻亲率全家老小跪迎他的到来。这很关键哦!我们汉文化中儒家思想被尊为主流思想,连孔子的后人都亲自跪迎康熙,这说明汉人接受了满人的统治。康熙的这招很高明。接着康熙徒步走到大成殿,此行为历史称“开万世文明,树百王典范。”走进孔庙,对着孔子像行三跪九叩大礼,这也是十分难得的,比起以往的皇帝行为,他这做法显示他遵从儒家文化的意志。最后亲自上匾“万世师表”。  康熙的第二祭是祭祀泰山,我们要知道满洲人的神山是长白山。泰山是汉人皇帝祭祀的。从这也看出康熙海纳百川的胸襟。接着到南京祭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要知道明清两朝可是个死对头,他曾祖父努尔哈赤就是被明朝大将袁崇焕用大炮轰死的。他不计前嫌,亲自前来祭拜孝陵也是肯定了明朝的地位。而且他还亲自作书“治隆唐宋”,这是对朱元璋的评价。皇太极曾说过朱元璋不过是穷和尚而已,一褒一贬泾渭分明。最后他又到浙江绍兴祭大禹陵,继续行三跪九叩大礼。至此,他要向天下人宣布接受汉文化,从此满汉不分家。  其二,缓和君臣之间关系。详细点说就是缓和他与汉族大臣间的关系。他从赏赐入手,主要是赐匾、赐字 、赐宴、赐物、赐银、赐食、赐见、赐官。简称“八赐”。从下面一个小例子可以看到康熙是如何缓和与汉族大臣的关系的:当时的江宁府知府陈鹏年封了一家暗娼妓院然后改成乡约讲堂。也就相当于现在所谓的乡村里办演讲会宣扬康熙皇帝的各种事迹。并在大堂内的房梁上悬挂“天语叮咛”四个大字,意思是用皇帝的名言作嘱咐。本来他就是一片好心嘛,但有人告他犯上,康熙召集大臣讨论,结果就是论斩。这要是放在以前,陈鹏年早就人头落地了。康熙没有这么快下决定,他巡访至此,陈鹏年马上跪地磕头,而且是“咚咚咚”那种磕法。旁边的曹寅也为他求情。康熙最后改判他到北京修书,他也是故意救陈鹏年一命。  其三,缓和君民之间关系,也就是缓和汉族百姓的仇恨。他通过四种方式笼络人心:赈灾、蠲免、赏赐、救援。当时黄河灾害很严重。百姓常年流离失所。他六下江南的一个目的就是监督治理黄河。起早贪黑地与君民一起战斗在第一线。后来水患被有效控制,他开始放粮赈灾,挨家挨户地走访民情。了解当地官员是否有所作为。对困难家庭免除苛捐杂税。这些行动也为后来的国家稳定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那些影视剧上的微服私访其实就是小说,给观众图个视觉感受,第一,他根本没有机会这么做;第二,他也没有时间这么做;国家大大小小事务那么多,他整天泡在民间里,军政大事谁处理?第三,大清就没有祖制允许他这么做。他六下江南就已经冒大不韪了,更何况还是私服私访?第四,他认为也没有必要这么做,平时把自己关心的事做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就行了,民间再多的矛盾由他们自己解决。都说不能越权办事,皇帝也是,天天追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那些国家大事交给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