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安徽寿县南安丰塘:还记得孙叔敖吗

东方头条 2019-09-29 20:50:12 文化

安丰张令修芍陂

王安石

桐乡振廪得周旋,

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

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鲅鲅归城市,

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

胜游思为子留篇。

编者案:《安丰张令修芍陂》一诗是张公仪出知安丰县令以后王安石所寄,诗中描绘了安丰一带的殷富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通过变法实现国富民强的愿望。在诗中,王安石指出,芍陂的修筑是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孙叔敖为人民所做的贡献。

楚国贤相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孙叔敖自幼勤勉,品学兼优,相传少年时曾遇被世人认为见之遭殃的两头蛇,他为了不使别人再遇这种不祥的怪物,宁愿自己倒霉,将此蛇打死,埋入旁边的小山丘里,后人感念他的功德,将此山命名为蛇入山,流传至今。孙叔敖初为楚国大夫,楚庄王时官至令尹(相当于宰相)。拜令尹时,倾国吏民皆来朝贺。有位布衣老者姗姗来迟,严肃地对他说,地位越高越要体恤下情,官职越大越要谦虚谨慎,俸禄越厚越不能有贪心。你能谨守这三条,就足以把国家治好。孙叔敖把老者的话当作座右铭牢记在心。他任国相后,施政教民,使得官民之间和睦同心,风俗淳美;执政宽缓不苛却有禁必止,官吏不做奸邪之事,民间也无盗贼发生。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把孙叔敖的事迹列为《史记循吏列传》之首,称赞他是一位奉职守法、善施教化、仁厚爱民的好官吏。他鼓励民众上山采矿,使楚国的青铜冶炼和铸铁工艺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他严明法度,制定实施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法令;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修建芍陂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孙叔敖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当时这里是楚国的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好坏,对当地的军需民用关系极大。孙叔敖根据当地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扩大了灌溉面积。

芍陂建成后,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三百多年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 ,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这固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这里的重要经济地位。芍陂经过历代的整治,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 东晋时因灌区连年丰收,遂改名为“安丰塘”。如今芍陂已经成为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溉面积达到60余万亩,并有防洪、除涝、水产、航运等综合效益。1988年1 月国务院确定安丰塘(芍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生清廉

除了芍陂以外,孙叔敖还主持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如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 ,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一期思雩娄灌区。在史河东岸凿开石嘴头,引水向北,称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东岸开渠,向东引水,称为堪河。利用这两条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间的土地。灌区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了楚庄王开拓疆土对军粮的需求。孙叔敖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春秋霸主楚庄王在宓(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败晋军,奠定了雄楚称霸的伟业。在他悉心治理下,楚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盛期。孙叔敖虽贵为令尹,功勋盖世,但一生清廉简朴, 多次坚辞楚王赏赐,家无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他过世后,其子穷困,依靠打柴度日。孙叔敖的高尚品格备受后人赞誉,为纪念孙叔敖的贡献,后人在芍陂等地建祠立碑,称颂和纪念他的历史功绩。历代文人墨客瞻仰孙叔敖墓,写下了不少咏赞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