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天华成此景 千淘万漉始得金
——参加集团公司第二届技术技能大赛气藏动态分析竞赛侧记
8月12日,集团公司第二届技术技能大赛气藏动态分析竞赛在四川省遂宁市落下帷幕,由勘探开发研究院3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油田公司代表队,荣获个人赛1银2铜、团队赛铜奖,团体总成绩位列集团公司15家参赛油气田第五名即三等奖的佳绩。 此次竞赛由集团公司主办、西南油气田公司承办,赛事级别为集团公司一类竞赛,也是中国石油气藏动态分析领域最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竞赛。本次竞赛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专业覆盖面广,竞赛内容涉及气藏工程、石油地质、试井解释等专业;二是实战性强,实操题要求选手在4小时内完成规定软件基本操作基础上,提交分析报告、指导气藏(气井)开发;三是综合能力要求高,团队3人在48小时内完成井数为20~40口、开发时间10年以上的气藏(区块)动态分析,同时提交汇报多媒体材料。竞赛内容不仅要求参赛选手具有扎实的气藏开发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方法,更注重考核选手灵活应用基础知识及技术方法解决气藏开发过程中实际问题,是对选手气藏开发综合能力的大考核。 油田公司高度重视本次竞赛,由公司人力资源处(党委组织部)与油气开发处联合牵头,油气开发处总体策划部署,共同成立了竞赛领导小组和项目组,组建了一支高水平教练团队,同时从公司7家单位甄选出24名技术骨干开展培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大港油田是一个复杂断块油气田,天然气储量、产量规模小,现有气藏开发资料难以支撑大赛实操及区块练习。离大赛只有三个多月时间,根据竞赛内容,制定什么样的培训方案、练什么、怎么练是摆在教练团队面前的紧要问题。在公司、研究院领导指导下,教练组制定了“夯基础、补短板、强综合、快提升”的两步走封闭培训方案。 第一阶段对24位学员开展“夯基础、补短板”培训。夯基础即以气藏开发3个纲要规定、12个标准、1个手册为参考资料,进行气藏开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训,组织参训选手及教练完成近4000道题的知识题库,强化理论试题培训;补短板就是补实操考试的短板,开展气井试井解释、气井气藏动态储量计算相关软件的零基础培训,要求参训考生掌握软件基本功能并能独立进行简单的试井解释及动态储量计算。此阶段参训学员进行2轮大规模测试,6名选手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第二阶段对6位学员开展“强综合、快提升”培训,即重点进行强化气藏开发综合知识应用、强化实操训练,提升区块动态分析能力方面培训。根据学员知识掌握情况及存在不足,精研竞赛考点,有针对性制定理论学习专题化、实操练习标准化、动态分析模块化逐一攻克考点的培训技术政策,上午统一理论学习、下午分组实操、晚上理论考试及专题讲座答疑,使学员在有限时间里尽快掌握大赛内容。在此阶段经过多轮次理论、实操测试考核、区块动态分析,最后研究院的徐伟、任光文、胡日苏三位选手脱颖而出,代表公司参加集团公司气藏动态分析竞赛。三人在个人赛中获得了1银2铜的好成绩,实践证明,培训方案取得了好的效果,这也充分展示了油田公司在技术骨干人才培养方面的明显成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整个培训阶段,理论授课、实操练习每天交替进行,每天课程安排在晚上10点钟结束。特别是进入第二个阶段以来,理论测试、实操考试的强度逐渐加大,学员每天在1小时内完成200—300道理论题测试,按竞赛要求每天下午进行4小时实操练习及测试。学员们生理、心理面临着巨大挑战。任光文工作岗位是开发地质,气藏工程繁杂的公式及计算方法曾一度给他带来很大困惑,第二阶段理论测试成绩徘徊不前。他根据自身基础情况,制定整体记忆、形象记忆方法,将陌生的知识以条目、表格、图形的形式建立知识体系,加深记忆,厚厚的手册画满了标记,每页的空白处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知识点,通常学到凌晨,有时竟然抱着书本进入梦乡。由于试井评价、储量评价两项实操题没有足够的题库,徐伟、胡日苏两位小伙子就把大赛发的习题反复练习,一方面熟悉竞赛的流程,另一方面深挖习题背后的出题点;同时在教练的帮助下,认真研读出题模板和评分标准,自己找材料形成试题进行练习。他俩在每晚10点钟下课后自我加压,按考试要求进行4小时的模拟练习,经常练到半夜2点钟。星光不负赶路人,任光文获地质绘图组银奖,徐伟、胡日苏获储量评价组、试井组铜奖,每一个单项奖均有大港油田参赛选手的影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由于是首届气藏动态分析竞赛,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前期成果。作为总教练的李辉时常思索建成什么样的培训体系、如何高效的对学员进行培训、如何展现大港油田气藏开发的技术特色……一系列问题,常常让她彻夜难眠,一旦有一个想法立刻记到本子上。她想既然我们是小气田,那我们就将小气田开发特点做到极致——那就是精细。在精细开发理念指导下,以精细为主线,她带领徐伟编制储量评价实操文字报告题纲,将1口井作为1个气藏解剖,制定单井动态分析、多方法储量计算、动态储量综合评价、下步对策技术思路。作为大赛的裁判,在分组裁判会上,李辉阐述了储量评价实操题的答题思路及评分建议,受到裁判长高度认可。 作为总教练,李辉经常鼓励学员要坚信大港60年的开发文化,虽然我们是小气田,但小有小的特色,小气田更容易把工作做得精细;要相信我们自己!在团队赛中,抽到的区块题气藏类型是基岩古潜山块状气藏,其储层类型、连通条件、生产特征都是我们未曾涉猎的,但三位选手直面困难,48小时出色完成了地质认识、气藏动态分析、建模数模等具体工作,形成了气藏的整体认识,在充分论证气藏指标、提出立体治理技术对策措施,同时学员们解放思想,结合“碳达峰”要求提出“碳埋存”为废弃气田发挥环境效益提出新的可能。徐伟代表团队进行汇报,整个汇报过程思路清晰,聚焦主要矛盾、举措切中气藏开发要害,得到了裁判的高度认可,在西部大气田包围中一举获得大赛铜奖。 三位选手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杰出的分析能力、出色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的思维水平,充分展示了大港油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技术风采,彰显了大港油田天然气开发的深厚底蕴,完美诠释了“竞显气藏开发智慧,铸实人才强企工程”的竞赛主题。 接下来,天然气开发人员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认真总结这次大赛经验及教训,积极学习西部大气田先进的开发理念及开发技术,深化油气藏工程学习,在千米桥潜山气藏开发动用、已开发气藏提高采收率、储气库建设等工作中继续贡献自己的智慧,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三个5”目标的实现。(李辉 张继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