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脸识别技术相关的法律尚不明确,但人脸识别早已在各大场景落地开花,比如学校、商场,甚至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卫生间。近年,部分公共卫生间出现刷脸领厕纸的设备,防止民众过度取纸。用户每次刷脸可以领取60-90公分长的厕纸,且在9分钟内不能重复刷脸。 人脸识别厕纸机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人脸识别厕纸机”品牌创始人雷振山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全国厕纸机的日均使用人次有200多万。针对外界的隐私争议,他声称,人脸识别厕纸机并不会长期存储人脸数据,达到特定时间就会清除。 南都:为什么会想到开发人脸识别厕纸机? 雷振山:这源于我的个人经历。某天夜里在外上卫生间,结果看到一大妈将纸全拿光了。后来我们调查发现,许多供纸的北京景区纸张浪费严重。 南都:为什么选择人脸识别,而不是指纹、声纹等方式? 雷振山:当时想过各种方式。指纹的话,由于人脸是人的单一属性,手指头却有10根,而且大家可能不太愿意在卫生间用手指头触碰设备,认为不卫生;声纹也不好实现,环境相对嘈杂,并且人站在卫生间设备前说话看起来可能有点搞笑,所以最后选择了拥有单一属性又不用触碰设备的人脸作为识别方式。 南都:开发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雷振山:将人脸识别摄像头放在较为私密的卫生间场景中,我们当时也没有太大底气,推广时有70%的人表示不认可,认为没有价值,且安装摄像头在卫生间不方便。打我们来时希望拿出技术来,帮助甲方节约用纸,同时也能给社会节约一些资源。 南都:产品上线后,外界确实有关于隐私的争议。你怎么看? 雷振山:其实我们采集人脸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你来刷脸,我们也拿不到什么很具象的标签。如果扫描二维码,你个人信息、浏览习惯、支付习惯其实都可以绑定和分析,但人脸是没有。我只知道有这张脸,别的东西我一概不知道。 人脸识别只是为了统计数据,包括一台机器有多少人使用或者是用纸情况,这些数据是联网的。人脸本身是存储在本地,达到时间后就会清除,我们不做分析。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硬盘,硬盘内的数据是不断刷新的。我们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个人信息定时删除检测报告》可以证明。 南都:多长时间会清除? 雷振山:本地存储的时间是1-99分钟,甲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一般我们的出厂设定是99分钟之内就刷掉了。 南都:数据存储在本地的话,重复人脸的识别也是在本地完成的吗? 雷振山:是的。每个人来用的时候,机器会有一个“瞬间建库”的动作,把你的脸建立一个3D模型,采集80多个特征节点。它分析完了以后,会判断这个人是不是重复取纸。 南都:研发期间的人脸训练数据库来自哪里? 雷振山:我们与大约10个工厂达成协议,放了一批专门的机器,允许我们使用他们的人脸进行训练。工厂人员范围从两千多人至七八千人。 南都:你这边有一个数据,说“人脸识别厕纸机能将公共卫生用纸量节约到70%以上”。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 雷振山:前期调研时我们联系了200多间卫生间的保洁人员,发现平均一名在公共卫生间如厕的人会用约3米的纸,但在家里上卫生间时,可能70-80公分就够了,使用3米的厕纸显然是浪费了70%。后期,某公园管委会主任告诉我们,没安装之前,一个卫生间日均用14-16卷纸,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后,变成日均4卷纸。 南都:目前人脸识别厕纸机仍然在全国继续推广吗? 雷振山:现在我们的联网机器到已经有2000多万台了,全国厕纸机的日均使用人次有200多万。包括中国香港和葡萄牙也有我们的产品。 南都:接下来有什么发展计划? 雷振山:我们还在改进算法,让它更精准一些,让识别时间会更短。 1 人脸识别厕纸机争议背后:有公园换回传统厕纸盒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脸识别厕纸机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诸多是非。有专家认为,用人脸这种个人敏感信息来换取免费纸张,存在价值比例失衡的问题。近日,南都记者走访了部分曾经或正在使用人脸识别厕纸机的公共场所,发现一些地方已换回了传统厕纸盒。 据了解,人脸识别厕纸机主要是为了减少用纸浪费。“人脸识别厕纸机”品牌创始人雷振山告诉南都记者,推出人脸识别厕纸机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只要有供纸的地方,这种浪费其实很普遍的,你很难用一种便捷的技术手段去控制它。我们的设备相对来说没有降低用户的体验,又让大家有纸可用。”他说。 近日,南都记者探访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下称“奥森公园”)、北京医院、日坛公园、天坛公园等曾经或正在使用人脸识别厕纸机的地方。其中,奥森公园和北京医院仍在使用人脸识别厕纸机。 就减少用纸浪费而言,厕纸机确实能起到效果。但南都记者发现,厕纸机偶尔会出现故障,影响出纸。奥森公园的厕纸机就处在故障状态,被暂停使用。而在北京医院,有人需要摘下帽子才能成功刷脸,也有儿童因达不到摄像头高度无法使用。在南都的街采中,有使用者认为刷脸识别率不高,领厕纸并不方便,还不如扫二维码,也有人认为卫生间是私密空间,刷脸恐有隐私忧患。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人脸识别厕纸机。摄自潘颖欣。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园的刷脸厕纸机已经撤下,换回了传统厕纸盒,包括日坛公园和早在2017年就上线刷脸厕纸机的天坛公园。 据《北京晚报》报道,2017年,天坛公园游客过度取用厕纸的情况严重,有人连扯11次厕纸,长度达五六米。“旅游者过度使用厕纸的情况较少,过度取厕纸的大多是晨练晚游的居民。大多数人把厕纸取走后都是自行使用,所以对于公园来说,只能是劝导,并不好对这类人过多苛责”,天坛公园管理处一位负责人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天坛公园上线了刷脸领厕纸设备,但引起了国内外的争议,认为其存在隐私问题。 2 专家:人脸换厕纸,就是拿1000元换1元物品 人脸作为个人独一无二的生物识别特征,用来领厕纸,是否合理?有专家认为,金融等风控要求高的场景可以使用人脸,但在领厕纸这一场景中,人脸仅充当了计数工具来区别不同的人,完全可用其他方式代替,人脸识别带来的便捷性与其潜在风险是不成比例的,因此,“对于计数使用场景,可径行要求企业摒弃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 环球律师事务所律师孟洁表示,无论如何处理人脸数据,企业在获取人脸信息前都应得到用户的自愿和明示同意。在刷脸领厕纸场景中,用户除了刷脸方式,是否有其他替代方式来领厕纸,是判断用户是否自愿同意的重要因素。在自愿同意的情况下,企业也应清楚告知用户人脸的使用目的、存储和删除等信息。另外,人脸作为重要的个人生物信息,用来换取免费纸张,存在价值比例失衡的问题,打个比方,就是用1000元去换取1元物品。 采写:南都记者陈志芳潘颖欣冯群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