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重庆大学刘汉龙:"一粒土"我们研究了十余年

东方头条 2019-10-18 13:17:59 科技

刘汉龙带领学生做研究。

看似一粒粒不起眼的土,却关系着高边坡、高土石坝等民生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营,关系到经济发展及公众安全。为此,重庆大学副校长刘汉龙教授带领团队研究了十余年。他研究的这种土,就是粗粒土。

之所以粗粒土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高土石坝、高边坡、高速铁路和岛礁工程中的主要填料,在我国有广泛分布。其强度与变形是工程中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强震、冲击等应力条件下,粗粒土易产生颗粒破碎,进而引起高边坡、高土石坝等重大工程失稳破坏,严重影响民生工程和公众安全。”刘汉龙说。

据介绍,粗粒土的强度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矿物成分、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及级配,还与环境因素及荷载条件有关。强震及高应力作用导致颗粒破碎,并伴随能量耗散,削弱粗粒土强度,就会严重影响高土石坝和高边坡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刘汉龙带领团队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成功揭示出粗粒土的颗粒破碎机理,建立了相关理论模型,解决了高土石坝、高边坡等工程中变形以及稳定性的精准预测问题,为重大工程安全稳定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除了在基础研究上取得的成就以外,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在紫坪铺大坝、两河口水电站等10余座高土石坝、机场高边坡和南海岛礁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得以应用。

“在施工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这个理论都可以进行应用。”刘汉龙介绍,“比如在高土石坝,通过一些监测传感器,可以得到应力和变形检测数据,用以验证理论的合理性,进一步通过计算就可以预测大坝在高水位和强震中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

此次凭借“粗粒土颗粒破碎机理与塑性本构理论”项目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站在领奖台上时虽然感到很激动,但他认为荣誉只代表过去,与国家的科技进步和重庆的科技需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谁抢占了自主创新的先机,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他说,如今,市委、市府正在大力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更加迫切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这个新时代的潮流中,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此,他还将带领团队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精诚合作、齐心协力,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针对我国对“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卡脖子”技术的亟需,继续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化和应用,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记者张亦筑、申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