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不同于早先ofo和摩拜“双雄争霸”,如今街头已是“三家分晋”,哈啰、摩拜、青桔、小蓝占据了大街小巷。 随着大量共享单车企业的退潮,剩下的单车开始精耕细作,对于用户来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涨价了。 2019年,共享单车迎来“贵过公交时代”。共享单车的起步价在2019年悄然提高到1.5元,一次骑行往往要花费2元到3元,已经贵过公交。 这么一比,哈啰1元/15分钟的价格是最能让人接受的。 涨啦涨啦 近日,有用户在使用滴滴青桔单车时发现,原本1元的起步价涨到了1.5元,可使用时长未变,仍保持之前的30分钟。 早在青桔单车涨价之前,小蓝、哈啰、摩拜等共享单车平台就已经先后上调了服务价格。 3月,小蓝单车宣布调高了共享单车的使用费用,称自3月21日起起步价从1元/30分钟提升至1元/15分钟,而后续的使用费用是0.5元/15分钟。 4月,根据哈啰出行APP,4月15日起,哈啰单车在北京地区施行新计费规则,起步价调整为1元/15分钟。此外,在部分区域,哈啰单车的包月价格从去年的每月11.9元增加为每月14.9元。 此前,摩拜单车陆续调整了上海以及北京地区的计费标准。今年7月26日,摩拜单车开始执行上海地区的起步价从1元涨至1.5元,时长费不变,维持每15分钟0.5元的价格。 10月,摩拜单车调整北京地区单车计价方式,骑行30分钟以内收费1.5元,超出30分钟后,每30分钟收费1.5元。如用户购买骑行套餐,每次骑行前2小时免费,超出部分按1.5元/30分钟计费。 1元/15良心价 从目前的涨价情况来看,以1小时骑行时长来算,哈啰单车的收费为目前主流共享单车中最高的,为4元/小时。 虽然从一小时的价格来看,哈啰的4元/小时是最高的,其他家多为3元/小时,但从用户角度来看,哈啰的价格反而是最良心的。 原因很简单:共享单车弥补的是“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是地铁和公交难以到达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如果时长超过了15分钟,还不如选择公交及地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里,用户的使用体验会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用户的使用时长一般就在15分钟内,哈啰的一元费用就足够了。 精细起来 1993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首次提出了“护城河”概念。在2000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根据护城河加宽的能力以及不可攻击性作为判断一家伟大企业的主要标准。如果企业的‘护城河’每年不断地加宽,这家企业会经营得很好。” 这个理论并非要求企业的利润一年比一年多,因为有时做不到。 护城河可以看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从早期的共享单车企业来看,核心竞争力并不明显,无非是烧钱占领市场,一旦资金出现问题,就无法以量和价争取客户。一旦竞争对手进入这个领地,凭借更新的单车和更优惠的价格,反而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引用户。 现在的共享单车正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在丧失了补贴带来的价格优势之后,最终决定能否留住用户的是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 共享单车进入到下半场,企业开始注重科技驱动,据悉,哈啰出行、青桔单车等公司研发了智能调度数据、智能视觉交互系统,可实时识别、智能判断和管理共享单车,实现投放数量、骑行需求与停放管理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效率最大化。 “大家理性了,过去拼谁投放的车多、投放的速度快。但行业遭遇困难后,大家更重视运营效率、与城市管理者的配合、用户体验。”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开逐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哈啰如何做好精细化运营?利润=日单量X(日销额-日维护成本)-折旧-营销。(维护成本包括:人力、零配件、调度运输) 哈啰采用的方式包括采用红包区、红包车,降低人力成本,让用户充当搬运工,运用蓝牙电子围栏、城市黑洞科技,提升匹配效率等,降低了维护成本,形成了护城河。这些在当时看来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但是到现在,这些技术发挥了极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