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锦锋)3.8%,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CPI数据,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创逾七年新高。 CPI走升的背后主要在于肉价的整体上涨,其中最主要的是猪肉价格,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01.3%,影响CPI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总涨幅的近三分之二。此外,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和鸡蛋价格涨幅在12.3%—21.4%之间,五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41个百分点。不过,在肉类之外,其他商品价格总体平稳。当月,水产品价格同比涨2.7%、粮食价格涨0.5%;鲜菜价格同比降10.2%、鲜果价格下降0.3%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仍将是带动食品价格和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受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CPI仍将处于高位,部分月份同比涨幅可能会达到4%以上。由于终端需求偏弱,除了猪肉价格之外,目前并不存在其他显著拉动CPI上升的因素,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将处于较低水平,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分化态势仍将延续。 一方面CPI涨幅扩大,另一方面PPI跌幅也继续扩大,CPI和PPI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何去何从? 在连平看来,一方面需要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扩需求、稳增长力度,重点在缓解制造业下行压力。另一方面要防范结构性物价上涨,尤其是防控猪肉价格外溢效应带来牛羊肉、鸡鸭肉、水产品等肉类价格全面上涨,扩大各种肉类食品供给。 智阳研究院相阳表示,剔除肉类价格来看,仅有其他用品类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较大幅度提升,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和医疗保健价格10月单月同比增速均小于今年前十月同比涨幅。 CPI“坐三望四”对货币政策难免形成制约。9月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出现缓慢上移,以及TMLF缺席可能都是表现。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预计,受猪肉价格所带动的蛋白类食品价格继续走高的影响,预计明年上半年CPI将长期处于3%附近或以上的范围运行,但高点主要集中在明年年初。从时间点上判断,预计央行下一次下调政策利率的时点或在明年二季度,明年的二季度和三季度还将各迎来一次MLF利率的调节,每一次调降在10个BP左右。这主要是避开结构性通胀的高点。同时,配合LPR利率的覆盖规模考核时点。预计二季度开始,LPR利率所能影响的信贷规模将有明显增强,也能够进一步发挥利率的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