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的存在对市场的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环境、政策等方面均利好量化私募下,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平稳增长,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24307家,以下是私募基金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私募基金行业分析指出,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特定目标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是以大众传播以外的手段招募,发起人集合非公众性多元主体的资金设立投资基金,进行证券投资。 私募基金的管理类型主要有:受托管理、顾问管理、自我管理这三大类,在这几类管理的私募基金中,占比最大的是受托管理,其次是顾问管理,自我管理。私募基金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受托管理产品数量占比超过90%,这也充分说明了私募产品本质是属于信托行为。 自2017年以来,“一行三会”加强了金融监管,短期内监管政策密集发布,一时掀起了监管风暴。在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自2017年底以来,先后发布《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四)》、《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的决定》、《严正声明》等有关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规定,大大提高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简称“管理人”)的准入门槛,不仅事前审批趋严,而且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 2018年,资管行业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对整个资管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监管的通知》等对私募投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与调整,《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私募投资基金命名指引》等文件对私募备案、产品命名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2018年4月27日,“一行两会一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随后落地多项配套细则。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立足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顶层设计,从文件直接要求以及金融机构行为传导两个渠道深度影响私募投资基金行业。私募投资基金在资金来源、业务模式、运营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变则困”的重大挑战。 私募基金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在行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从资金来源看,行业募资困难。虽来自企业、政府、养老金的资金有所增加,但来自银行的资金明显下降;二是税收压力较大,2018年9月6日和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税收政策未能有效落实。私募基金带税运营严重制约了投资积极性和创新资本金的形成。三是还存在部分劣质私募机构占用监管与自律资源,损害行业正面形象,影响行业社会声誉。 下一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在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完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市场准入方面,严格实行“扶优限劣”,提高自律规则标准,加强与地方金融监管和登记部门的协调合作,按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精神要求,打破隐性壁垒,为行业营造统一、公平、可预期的展业环境。 截至2019年5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307家,并比2019年4月减少81家;并且截至2019年6月18日,中基协已将703家机构列入失联公告名单。中基协通过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严准入以及失联清理措施,控制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并通过自查、自律的管理规则,逐步规范存量私募管理人。并且,不少已无持续在管产品的管理人亦有接到协会电话,要求该管理人主动注销管理人登记,以上便是私募基金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所有内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