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6日02版) 徐文泽,安徽省安庆人,经营一家轴承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徐文泽开始思考如何拓展国外市场。 借助传统外贸模式?工厂要将产品卖给出口贸易公司,经由海外进口贸易公司再到海外分销商,最后才能到达海外签约分销商手中,中间商赚到的差价在30%以上。而且,通过外贸公司,企业几乎无法获得国外市场的任何反馈,比如客户的实际需求、对产品的评价、对企业的预期等。 单打独斗自己跑?“成本太高了,承受不了。”徐文泽说,不同国家贸易政策不同,语言文化不通,效率非常低。 一筹莫展之时,徐文泽遇到了一米国际贸易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根华。2018年9月,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徐文泽还是有所顾虑。 陈根华拿了4个样品,几天后说:“每个型号的样品,我要1000套。”徐文泽心里嘀咕,这么多,卖得完吗? 又过了几天,陈根华来了:“每个型号我再要10万套。”这下,徐文泽真的震惊了。 徐文泽不知道的是,4000套产品一小时全部售空,而且仅有6个客户拿到了现货,大部分客户仍然翘首以盼。如今,该企业产品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三至四成,在一米国际的网络平台上销售产品型号超过100个。 一米国际2015年成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发展方向,在每个国家的核心城市建立仓展一体化智能展厅,为中国工厂提供清关服务和开放式云共享仓储和展厅。在当地国家签约东方机械网线下授权分销门店,为授权门店直供中国工厂的产品,提供一站式的工业品采购服务。目前项目对接主要优势行业为汽摩配、标准件等工业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力成本提升,国外企业的低端产品加工订单逐渐从我国移出。我国企业急需提升产业链水平,建设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陈根华说,“我们要打通工业品走向世界的高速公路。” “传统外贸模式会造成工厂与海外签约分销商的信息不对称。”陈根华说,“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工厂的货物不知道怎么卖出去,找不到人买货物,不知道货物卖给谁了。” 而一米国际的模式,可以直接从工厂到达海外门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背后起作用的,是实实在在的平台建设。一米国际在国外开拓市场,招聘业务人员,建设仓库、展厅和门店。利用当地业务人员来了解当地贸易政策,了解客户需求。把商品放到展厅,让分销商体验,接受反馈,然后根据对方需求安排订单。 “所以经常是我们的集装箱刚到,客户已到。”陈根华说。 目前,一米国际的网络销售平台上,海外注册分销商10000 ,签约分销商2000 ,注册国内供应商300 ,月最高成交订单数达3000单,月最高成交金额数千万元。 “‘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迫切需要工业类产品,而且非常注重性价比,这正是我们建立品牌、赢得市场的最佳机会。”陈根华之前一直在俄罗斯筹建仓库,“‘一带一路’建设,让企业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