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9年,体育公司们走入了更为激烈的分化阶段。 就五大国民体育品牌来说,经过多年并购的安踏体育无论是自身业绩还是股价都走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增长曲线,成功守住了浑水等国际机构的三次做空;而李宁重新归来走上国潮的路径,也逐渐找到二次增长的起点。 唯独在国内上市的贵人鸟,头顶“A股体育第一股”光环,上市5年时间里频繁并购,结果在2018年资本奔溃潮中未能幸免,如今惊现关店潮、亏损潮和违约潮,深陷源源不断的麻烦中。 就三大户外品牌来说,探路者、牧高笛和三夫户外,在2019年无一例外地出现营收下降的情况,让人产生户外运动日薄西山之感? 但是整体的大环境是这些年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跑步、滑雪、登山等户外运动颇受欢迎,国人滞后的户外运动理念也逐渐提高,对于健康生活的要求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室内、走向户外。所以更大的原因是这三家户外体育公司自身的经营和管理不善,才会集体出现如今的困境。 为什么体育公司发生如此激烈的分化?体育市场增长红利下,还有几家企业能够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为此新浪财经梳理港股+A股市场上共计9家主要的体育用品公司,从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等角度进行多维度对比,试图寻找体育用品公司的行业趋势。 安踏连续三年ROE高于20% 却惨遭三次做空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 表示企业自身资产的利用率,其计算公式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进一步拆解这个公式可以得到三个变量,即盈利能力(利润表)、运营能力(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和偿债能力(资产负债表)。 这是股神巴菲特非常看重的一个参考,他曾说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指标来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话,那就选净资产收益率,一般高于20%且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企业,被巴菲特认为是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 按照他这个标准,9家体育用品公司里面只有安踏一家符合标准,其从2016年到2018年的年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大于20%,分别为26.32%、26.56%和27.83%,呈现逐年微增上的趋势。 这说明安踏是有非常大的投资价值,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安踏共计遭受3次大规模的做空,沽空机构GMT、Blue Orca Capital的创始人兼CIO Soren Aandahl和浑水轮番质疑安踏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并扬言安踏股价未来会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目前呈现出来的事实是安踏的股价不仅没有下跌,还大幅上涨,新浪财经统计了今年年初以来的九个月,安踏的股价涨幅为80.24%,涨幅非常可观,安踏也在今年正式站稳千亿市值,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股。 中潜股份异常:ROE腰斩、股价涨378.34% 虽然安踏的股价涨幅绝对值非常高,但是在中潜股份的378.34%和李宁的165.91%的涨幅面前还是有些逊色。 如果说李宁的超100%的涨幅还是有业绩作为打底的话,中潜股份惊人的涨幅则和业绩基本面关系不是很大。以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为例,中潜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排名9家公司中的第8位;实现净利润0.12亿元,排名第7位;其他指标如净利率、货币资金储备等数据都排名靠后。 而本文重点讨论的净资产收益率,中潜股份2019年上半年数据为2.13%,2016年到2018年分别为9.77%、8.55%和4.25%,从三个完整年度的数据来说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的,在2018年甚至达到腰斩的地步。 这说明中潜股份股价上涨并没有坚实的业绩支撑,在投资价值指标上意义很小,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潜股份股价的狂涨呢?股东减持或许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角度。 2019年8月3日中潜股份迎来了上市满三年期解禁期,众多高管股东迫不及待地发起减持计划。2019年7月中潜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兼副总经理明小燕女士、副总经理刘国才先生、副总经理肖顺英女士、副总经理周富共先生、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卓泽鹏先生,将在 6 个月内,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合计不超过 3.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229%)。 这样的减持水平堪称高管集体减持,截止到10月1日,刘国才已经减持7500股,套现31.5万元;肖顺英减持7500股,套现32.45万元;周富共减持7500股,套现约29.16万元,只剩下明小燕还未减持。 高管们减持只是前戏,原第一大股东爵盟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爵盟”)的减持更具有标志性意义。 2019年8月8日香港爵盟与刘勇先生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香港爵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1600万股转让给刘勇先生,转让价格为24.498元/股,转让价款总计为人民币3.92亿元,随后的2019年8月28日就完成过户,香港爵盟也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退出上市公司实控人序列,不过仍持有上市公司24.46%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如此股价飙涨、引关注的高管、股东集体减值,让中潜股份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