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青山绿水间的赣中吉安,红色气息扑面而来,红色符号随处可见。深深扎根于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农发行吉安市分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力助推革命老区人民向贫困“堡垒”发起攻击的进程中,秉承农发行总行“家国情怀、提升站位、支农报国”的发展理念,以贫困地区最薄弱的短板为突破口,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脱贫攻坚是我们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我们重点支持的井冈山市实现全国率先脱贫摘帽,成为全国贫困退出机制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典范,吉安分行也获得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支持井冈山脱贫攻坚特别贡献奖’。到2019年9月末,全行精准扶贫贷款112.0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6.7%;今年以来,精准扶贫贷款累放25.2亿元,占贷款累放金额的52.5%。”农发行吉安市分行行长李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近年来,农发行吉安市分行在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战略中重点实施了四大举措:一是充分发挥考核引领作用,推动全行服务脱贫攻坚。首先,以省分行考核办法引领全行服务脱贫攻坚。按照省分行产业扶贫相关管理办法,重点营销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新兴产业扶贫等产业扶贫项目,积极认定和发放扶贫贷款。其次,强化细化服务脱贫攻坚考核指标。将营销和发放扶贫贷款作为各支行和行长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推动各支行全力服务脱贫攻坚。 二是信贷资源“两个优先”向脱贫攻坚倾斜:优先调查审批服务脱贫攻坚贷款项目,今年累计审批扶贫项目5个、贷款17.92亿万元;优先申报服务脱贫攻坚信贷规模计划,今年全行累计发放扶贫项目贷款15.23亿元,占全行累放项目贷款的42%。 三是扶贫信贷产品合力服务脱贫攻坚。第一,深挖产业扶贫贷款“造血”帮扶功能,支持全省首笔光伏扶贫、网络扶贫、农产品电商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新兴产业扶贫等项目。第二,强化基础设施扶贫“输血”功能。截至2019年7月底,基础设施扶贫贷款余额55.73亿元,占全行扶贫贷款余额的54.67%。第三,全力推进扶贫过桥贷款项目进度。今年以来,调查审批扶贫过桥贷款项目3个、金额3.6亿元,成为农发行服务脱贫攻坚的新方式。第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策应省分行统筹推进吉安市13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藏粮于地”战略,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两个聚焦”精准发力服务脱贫攻坚。聚集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累计向5个国定贫困县发放项目贷款63.46亿元,支持其如期脱贫摘帽;聚焦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扶贫过桥贷款等脱贫攻坚工作重点,累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5.5亿元;累计支持光伏等产业扶贫贷款项目4个、金额7.1亿元。 镜头一 井冈山:打造宜居宜业秀美乡村 提起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乡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泥泞的乡间小路、破旧的矮小房屋、随处可见的污水垃圾等景象。而《金融时报》记者一行在井冈山走访时却看到,昔日的破败乡村早已换了新颜。 小通村这个距离公路不过数百米的村庄,几年前通向村外的一条泥泞小道两侧,随处都是村民胡乱搭建的猪圈、牛栏和茅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扶贫建设贷款项目实施后,小通村改建、扩建了一条3米多宽的进村公路,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建起了卫生厕所,拆除了废弃的猪圈、牛栏。村民房屋的外立面也都进行了修葺,住房统一按照“坡顶黛瓦、白墙红柱、吊楼翘角、墙裙花窗”的客家民居风格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农家小院统一用木栅栏围成,菜园鱼塘统一用竹篱笆圈住,村内主道青石板铺路,房前屋后种植花木,村里一片生机盎然,丝毫不输城镇社区。 图为农发行井冈山市支行支持的井冈山市改善人居环境扶贫建设项目。本报记者 齐闻潮 摄 “为服务井冈山扶贫工作,2018年市分行上报审批井冈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扶贫建设贷款3亿元,并于当年发放了1亿元,有效缓解了井冈山市扶贫工作资金需求旺盛与农村金融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农发行井冈山市支行行长何德辉告诉记者,整个项目规划了全市150个基础村点和10个精品村点,基础村点主要实施“七改三网”建设,以改善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和提升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精品村点是在实施“七改三网”的基础上,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实施节点打造、完善接待基础设施和注入新型业态。 仅仅改善村容村貌,只能让乡村美起来,却不能让农民富起来。如何突破瓶颈,将乡村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相结合,激发农业农村新活力,带动农民发家致富?10个精品村点建设给出了答案:按照“走进村庄即景点、走进农户就旅游”的思路,将井冈山美丽乡村与红色旅游发展相结合,诠释了“乡村美,则产业兴”的发展理念。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选取具有红色代表性的村点,例如茅坪乡、龙市镇等,深入挖掘其“红色记忆”,激活其红色基因,加大规划力度,并紧密结合井冈山旅游品牌优势,着力把旅游功能、旅游产业向周边的村点延伸,集中力量整治和提升,打造了一批民俗村、文化村,实现“景村一体、景村融合”。 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也带动了集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农家生活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休闲观光区,游客不仅感受到农家生活,品味到乡间美味,还能体验红色文化旅游和乡村民俗旅游。最为重要的是,山里世代种田的农民,也开始试着“经营”起了村庄,腰间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镜头二 遂川:搬迁实现农民致富梦 谈到贫困,缺资金总是被第一个提及。然而贫困,并非仅仅“缺钱”。生存环境差、经济底子薄、抵押担保匮乏等问题,同样是贫困地区脱贫的“拦路虎”。吉安市人口和面积大县遂川因地处罗霄山脉腹地,相当一部分农民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差、社会发展程度低的深山区,只能靠务农或出外打工为生。 面对深山区农民的生活窘境,农发行吉安分行主动担起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责任,在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实验区(梦想安居家园)项目上,主动对接建设规划、实施内容、承贷主体、担保措施等具体事项,启动办贷“绿色通道”,成立攻坚小组,量身定做融资方案。项目审批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项目总投资7.5亿元,以县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承贷主体授信6亿元,引来了金融“源头活水”。移民搬迁让农民安居有保障,就业有机会,脱贫有基础,致富有希望,还能享受到更好的入学、就医、购物条件。 李海平、钟海凤、陈义华……一块“遂川县梦想安居家园15栋一单元安置户名单”牌子上,清楚地写着这幢楼里每个村民的名字。2017年春节前,原来住在深山土坯房里的李海平一家5口搬到了这里。对93.45平方米的二室二厅一厨一卫新家,他直言“很满意!”李海平原是大汾镇庒坑村的贫困户,村里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乘车到县城要走80多公里,只能出去务工。他由衷地感叹道:党的脱贫政策好,让我们搬迁到了梦想安居家园。在这里我和4个小区里的同村人自主创业,到附近碧州镇宏山村承包了60多亩地,种植百香果和草莓,还利用老家1000多亩毛竹林,生产纯天然竹筒酒,每年收入上百万元。“我会带领更多‘梦想家园’里的贫困户,一起发家致富。”李海平说。 镜头三 万安: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地处罗霄山脉东麓的万安县,于2018年7月正式脱贫摘帽后,农发行吉安市分行主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3年行动号召,深度融合万安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战略部署,提出以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得到了万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8年,吉安市分行提供信贷资金3.98亿元,助力万安县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为农发行精准扶贫工作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份可参考借鉴的样本。 据当地相关人士介绍,万安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主要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效应和社会效益,而且开辟了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绘就了万安县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宜居:以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七改三网”为整治重点,通过36个村庄以及1个移民点环境整治、闲置土地绿色利用、绿色殡葬改革、农村管网等建设,逐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态功能与生产生活功能协调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宜业:新建高陂镇农村公路16.935公里、组组通农村水泥路建设工程153.2公里,促进城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从源头上攻克农村贫困难题,切实帮助当地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宜游:以旅游为先导,建设农旅鲜花休闲小镇(一期)项目及枧头镇下木塘村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建设,新建旅游集聚区(含停车场)4.23万平方米,打造一批田园观光类、农业体验类、民宿度假类等特色鲜明的旅游名村和主题园区,把乡村旅游服务业培育成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努力,吉安市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全市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剩下的扶贫对象贫困程度更深、发展能力更弱、脱贫难度更大,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李力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下一步工作中,农发行吉安市分行将继续坚持“政策是基础、整体是前提、精准是方向、惠民是目标”的扶贫工作理念,坚守精准扶贫方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发力,进一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