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什么决定了你的点开文章的欲望?

东方头条 2019-10-14 17:23:49 财经

在做财经媒体的过程中,标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目前的信息爆炸时代,一个人所面临的选择多的不能再多。光微信公众号就高达几千万个,更别提还有各种其他的网络媒体。而消费者首先看到的只是一个标题而已,如果连打开的欲望都没有,又何谈内容?所以我总在思考在信息时代,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用户的“打开率”。关于标题的几种套路

很多人都曾尝试做一个“标题党”,却发现“标题党”并不是那么好做的,特别是当人们逐步发现类似的套路越来越多的时候,反而对于一些以往行之有效的套路产生反感,甚至直接导致用户的损失。

具体地,一般在起标题的时候都会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悬疑式:这种提问方式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如《新兴行业高中生抢大学生饭饭碗?》,但是仅有好奇心还是不够的,这类题目的内容一定要和用户的实际生活相关,才会引起别人的好奇;

名人效应:这种方式是借力打力或者是借尸还魂,借用名人的声望来提高内容的可信度和吸引力,如《巴菲特:普通投资者可指数投资超过大多数基金经理》,但问题同样在于名人被引用的次数太多,一定要有不同的角度才能获得认可;

争议式:有些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如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好吃,每一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很容易引起讨论,有的时候文章的讨论比文章本身还要精彩,用户会自发创造内容,形成链条式发展,这就是争议式标题的生命力所在。

共鸣式:有一些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有共鸣,如房子价格太高、交易成本太高等等,话题会引发自我安慰和情绪发泄,因此可以受到广泛关注。用户心理背后的经济原理

光看到这几种套路是不够的,套路只能一时得人心,要想俘获用户,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用户的心理,用爱来关怀用户。实际上,从个体来看,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喜好,难以把握,但就群体而言,经济性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用户心理。

用户的时间都是有成本的,如果用户不看这些文章,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投入工作,获得工作报酬,因此用户阅读文章是有机会成本的。想让用户打开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必须是有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收益的,而标题必须要体现这种信息,甚至有时候需要一些技巧如夸大等。用数学概念来说明,就是期望收益要高于成本,人们才会有动力去点击。

不同用户群体的机会成本存在较大差别,所以选标题的第一步应该要对自己的目标用户有精准的定位——为谁而写。有了准确的定位才能决定要打动用户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进而决定内容和标题。

目前大多数的平台多针对的用户都是中间的最广大人群,因为中间层的人数最多,平台最容易获得影响力,如一个几十万粉丝的公众号可以养活几十个人。可是同样地,在这些领域,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所以,我们需要想清楚一个问题:用户到底想要从文章中获得哪些利益?

用户想要的信息分为自觉性的经济信息和非自觉性的信息。

自觉性的经济信息是指用户主动去寻找的那些可以在未来给自己带来潜在收益的信息,比方说投资者会主动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如何进行基金投资的文章来充实自己的知识,目的是为了在未来的投资中增加收益。当然,这种经济性信息并非完全局限于投资和金融领域,用户也有可能去寻找一些可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视野拓展非常有帮助的信息,目的同样是为了在未来能够获取更多的收益。

网络上的经济信息汗牛充栋,用户靠什么来判别这种信息是对自己有用的呢?无非是不知道但关心的信息以及让人眼前一亮的信息。因此,首先,要选好关键字,关键词决定了这是不是一个用户关心的问题,是不是覆盖了足够多的兴趣,悬疑式问答对这类用户最有效;其次,数字化或者具有显著变化的用词是需要的,因为这类词语表明出了一种新的变化需要关注,这时候有选择性夸大、恐吓、反问等的效果会比较好;最后,名人效应在于潜意识里建立了对某些人的信任,名人本身就是对消息的一种筛选,因为建立这个信任同样需要成本。

非自觉性信息本质上也是一种经济信息,但是这种经济性并非用户直接主动去寻求,而是经过二次处理的非自觉性信息,通常表现在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如同情心、同理心、嫉妒心、虚荣心、爱国心被满足。

这类信息的需求者往往都不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存在需求,需要内容创作者来挖掘。争议性以及共鸣型的话题就属于这一类,因为它能够引发人们内心对于话题的强烈共鸣或者是宣泄、讨伐等等,从而引导用户自我推广和转发。这类信息的受众最为广泛,但是这类信息也最难掌握,且在话题的范围上有一定的限制,避免触碰到政治和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