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经营状况亏多盈少,被子公司占用的3.4亿元巨资追偿几无进展,又频频“踩雷”环保问题……蓝丰生化“内控不严”酿苦果 《投资者攻略》王庆超 9月27日,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丰生化”,002513.SZ)如期公布《关于立案调查事项进展暨风险提示公告》。从今年1月初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调查通知书》到现在,该公司已经连续10次发布了相关公告。 证监会的调查仍在进行,子公司方舟制药占用巨额资金的事件悬而未决,环保局的处罚单接踵而至,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8.9%。公司股价最高时,曾于2015年达到33.55元,截至今年10月9日,跌至只剩5.65元,市值只有19亿元,只及高点的16%。投资人苦不堪言,不禁向蓝丰生化的内控管理上聚焦找原因。 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蓝丰生化实现营业收入7.88亿元,同比下降14.17%;净利润2186.48万元,同比下降28.97%。对此,蓝丰生化给出解释:系企业停工停产所致。 据了解,2019年4月28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对蓝丰生化进行危化品专项巡查,发现该公司光气泄露吸收破坏系统未实现自动化控制,两日后,新沂市应急管理局责令其暂时停止生产。 5月6日到7月8日,蓝丰生化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停产整改。也就是说,蓝丰生化在上半年用4个月的时间实现营收7.9亿元,若按此来计算,该公司在5月和6月整改期间共损失营收近4个亿。 实际上,多年来蓝丰生化的业绩一直不佳。《投资者攻略》梳理发现,2014年到2018年间蓝丰生化多数时间处于亏损状态,5年净利润总和为-8.3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2015年这两个会计年度,蓝丰生化净利润连续亏损,每股收益分别为-0.18元和-0.32元,因此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2016年蓝丰生化终于盈利,净利润达1.07亿元,借此总算摘帽;但好景不长,2017年净利润只有0.35亿元,同比下降32.7%;到2018年再次陷入亏损,净利润亏损额高达8.75亿元。 蓝丰生化2016年能够摘帽,靠的是子公司方舟制药作出的巨大贡献。 2015年12月,蓝丰生化斥资11.8亿元完成并购全资子公司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方舟制药”)。随着方舟制药的并入,蓝丰生化进入了农化、医药双主业时期。 年报显示,2016年蓝丰生化医药业务创收2.85亿元,占总营收的19.6%;2017年医药业务创收3.32亿元,占总营收的17.99%。 在纸面业绩逐渐好转的同时,蓝丰生化的内控却在悄然恶化。 2016年~2017年间,蓝丰生化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时任方舟制药董事长、法人王宇违规操作,多次将方舟制药的资金划转至与其相关的单位和自然人账户,累计数额达3.56亿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王宇违规占用资金余额仍高达3.4亿元。 不仅如此,方舟制药还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包括违规替王宇偿还332万元利息,以及关联交易未进行及时披露等行为。 《投资者攻略》就资金占用追偿的进展的问题联系蓝丰生化,公司的回复称,方舟制药已向王宇等关联方提起了法律诉讼,对王宇名下的资产采取了财产保全,目前案件正在法院审理过程中。 与此同时,蓝丰生化还试图积极推进债权转让和代偿。2018年12月,蓝丰生化控股股东苏化集团、格林投资与中陕核集团等相关方签署了有关股权转让协议、债务代偿协议,寻找到了一条解决资金占用问题的合理途径。但蓝丰生化坦言:由于正在接受证监会的调查,此次股权转让预案暂时搁浅。 10个月又过去了,这笔被占用的巨额资金的追偿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 此外,2018年6月12日,根据当地环保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和要求,蓝丰生化决定实行停产整改,为期两个月。 十几天后蓝丰生化再次因环保问题被“点名”。2018年6月26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通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对江苏开展“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的检查期间,发现该公司徐州厂区仍存在露天存放工业固废的情况。(投资者攻略出品)■ |